个人中心

福泉人大:代表“履职+”助推乡村振兴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福泉市持续深化拓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将人大代表履职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引导代表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群众纾困解难,认真履职服务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宣传,发出履职好声音

“党的二十大精神好,我用山歌来表达,党为人民铺富路,惠民政策进万家。”这是市人大代表李发连自己编唱的山歌。李发连喜欢山歌,作为人大代表,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合作医疗政策、森林防火等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山歌,宣传到每家每户,朗朗上口的布依山歌在村民间传唱开来,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深受群众好评。

福泉市各乡镇积极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选民等,组织代表走村串户、贴近群众、发动群众,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群众,代表们积极深入村组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合医收缴、低保、特困人群补助、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指导等内容开展宣传,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营造人人参与、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

+建言,当好群众贴心人

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室),绘制覆盖镇、村的社情民意搜集网,发挥人大代表联络员作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项目一线等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将群众的心声和诉求传递上去,力求解决群众关心的关切小事,助力畅通基层治理循环。

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和接待走访选民制度,代表们紧紧围绕村庄规划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亮化、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分析研究,精心归纳梳理,为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今年以来,全市8个乡镇(街道)利用代表联络站(室)开展主题活动11次,走访群众500余人次,接待选民230余人次,收集、反馈民意50余条。

+实事,聚力聚智解民忧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从自家房前屋后着手,率先作为,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推动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代表们全程参与和监督村组人居环境整治,带动群众投工投劳,对村寨上脏、乱、差区域进行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村民对美好环境的需求。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助力农村环境提质,一起共同建设美丽新农村。牛场镇水源村参加环境整治的代表说。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来,福泉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主动带头干,代表们不仅身体力行参与到乡村治理中,还积极认领乡村振兴小项目,以不同的形式,用他们的行动默默地支持家乡人居环境提质。

福泉市牛场镇大人积极协调,帮助水源村杨家屯组申报项目

安装路灯20盏,修建村民活动广场1个、文化长廊1个,乡愁馆1个,公厕1个,硬化产业路2000米,实施改厨23户、改厕22户、改水23户、联户路硬化8户,院坝硬化43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发动乡贤会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先后筹集资金120余万元改善村容村貌,为打造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了坚强保障。

+文明,共同发力树新风

组织人大代表扎实开展联系帮带困难群众,积极推进乡风文明,构建和谐村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助推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做实加法转变群众观念。人大代表积极加入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服务队,通过政策讲解、普及法律知识,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做好减法革除陋习。人大代表带头在村寨开展乡风文明进农家、村寨环境治理、规范农村建房、整治滥办酒席等行动,遏制建房攀比等不良风气,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做强乘法弘扬好家风。人大代表积极帮助各家各户制作家风家训,引领形成良好家风,积极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寨老好青年” 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激发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擅长书法绘画的代表,自发组成文化墙绘志愿服务队,到村组开展艺术墙绘实践活动,绘制出一幅幅以乡村振兴、农耕文化、美丽家园等为主题的墙绘作品,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展现了美丽乡村新风貌。

+产业,示范引领添活力

以助推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为导向,充分利用部分基层人大代表是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发展大户的优势,通过人大引领、合作社发力、群众共致富联结模式,推动人大代表当好农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福泉市凤山镇建立产业发展代表联络室,整合代表专业特长和优势资源,鼓励代表先行先试,在产业发展中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产业代表联络室主任宋大宽创办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引导群众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入股贵州宽农农业有限公司参与辣椒种植,示范带动群众种植辣椒1800亩,在川心堡建成300亩辣椒种植示范点,带动群众发展精品蔬菜种植200亩,辣椒种植500亩、精品水果种植300亩,建成烤酒作坊2个,解决了150余人就业,带动300余人增收。

马场坪街道黄丝村党委书记、州人大代表袁怀龙说不管是当人大代表,还是村支书,为群众服务,让村级得到发展,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就是我的责任。他不仅当起了黄丝村农特产品的代言人,将黄丝村30余亩黄桃推介到广州,带动村民增收10余万元。同时,还结合黄丝村旅游资源,积极带动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烧烤、果园采摘、水上乐园等一体化特色农旅产业,在节假日期间,黄丝江边寨接待游客突破50000余人次,村级集体经济及周边群众自主经营收入突破了300万元。通过发挥人大代表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仅增强了代表的履职能力,更提高了代表带富和领富的本领,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供稿:福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苏代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