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荔波与广西南丹开展黔桂跨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瑶望相助·和美与共”联建交流活动
贵州荔波与广西南丹水同源、路相通,旅游资源互补,荔波瑶山与南丹里湖同是白裤瑶的主要聚居地,近年来两地在民族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旅游产业发展上交融交汇、共建共促取得了成效。
为进一步发挥两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两地旅游资源共享、文化交流、民族交融,7月12日,荔波县人大常委会和南丹县人大常委会联合开展黔桂跨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瑶望相助·和美与共”联建交流活动。荔波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向宗洋,南丹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承勇,两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驻站人大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以实地视察调研及座谈会形式详细了解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及人大代表带动产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考察组一行先后实地调研瑶望天下产业园文旅融合、丹泉酒业、云观天油茶种植基地、世界白裤瑶(南丹)大健康产业园、巴平湿地森林康养中心等产业发展情况。
随后在黔桂跨省(区)人大代表仁广联络站召开座谈会。会上南丹县里湖乡人大介绍仁广联建站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交流讨论,就进一步促进两地旅游资源共享、文化交流、民族交融,持续深化黔桂两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建共享发展模式,促进荔波县与南丹县各级人大携手共进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方面建言献策。
会议要求,黔桂两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荔波瑶山-南丹里湖)已经建成运行,今后要更加深入、实在、有效开展好联络站联建共享发展,真正把成效落实到两省(区)群众身上。一要突出人大工作职责,关注民生特点,收集两省(区)相邻群众共同关注的民生事项,形成建议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推进落实。二要压紧压实责任,做好引领示范,及时挖掘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组织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三要持续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建机制,进一步抓住工作重点,突出相邻两县文化旅游资源等特点进行互帮互助、共用共享、共同促进。(供稿:荔波县人大常委会 蒙亮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