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大代表之家 点燃代表履职热情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我提个建议,要好好挖掘‘两周文化’这篇文章,周渔璜是对对子鬼才,可以把黔陶打造成‘对对子之乡’。”
“黔陶乡欣欣向荣,发展势头足,感觉很震撼,建议旅居产业的合作模式要能把人流变现,确保赚钱,才可持续。”
“谢谢班代表培养民宿管家的建议,我们搞民宿缺的就是这个,现在我们黔陶的关注高了,夏天来这里旅居的人多了,管理问题就出来了,我们非常需要培训。”
(花溪区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坝坝会)
位于百庄黔陶1号院的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实践联络点召开的坝坝会上,花溪区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如火如荼,代表、选民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交流中,两个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实践联络点就传承非遗文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仅仅是人大代表活动中的一个生动片段,自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成立以来,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花溪区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召开联动会)
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成立是花溪区人大常委会主导与人大代表提议双向推动的成果。近年来,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省、市人大常委会“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号召,突出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在建立代表联络“站、室、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发展一线,为发挥专业代表“1+1大于2”的协同效应,专注专业代表优势,积极探索专业代表“双岗建功”履职平台。区人大代表主动提议,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经多次讨论研究,决定成立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专业人大代表之家。为丰富专业人大代表之家形式,延伸触角,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代表们主动认领,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实践联络点、经济运行观察点应运而生,使专业代表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人大代表工作覆盖面与影响力持续扩大。
(花溪区专业人大代表之家调研高坡村红色街上项目)
“按照专业人大代表之家之前商定的计划,下次活动由我召集,我建议活动主题定为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请各位代表和参会同志研究。”专业人大代表之家从成立到运行流程、召集人轮值、活动举办等都是通过代表们充分讨论商量确定的,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是代表们的自主管理平台,这种自主管理模式与代表们的常态化交流,激发了代表责任意识,点燃了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热情。“加入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里我们共同商议,共同拍板,每一位代表都是主人翁,正因如此,我深感身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尤其认领了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实践联络点后。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重要意义,我将加倍努力,全力推动制陶技艺传承,激发非遗产业活力”代表吴宏这样说。
(花溪区专业人大代表之家调研“寻黔访陶”陶文化研学传承)
思想在交流中不断碰撞,点子在交流中不断形成,共识在交流中不断凝聚,联系在交流中不断密切。专业人大代表之家在花溪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随着活动走深走实,“多能合一”效果逐步显现,双服务作用更加明显。活动中面对面代表联络群的建立,让专业代表间沟通更为便捷,联系更加密切。代表活动的开展,实践联络点嵌入式引领与示范带动,为代表与选民架起了“连心桥”,让专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更为主动,更为紧密。通过线上线下深入交流,截至目前,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收集来自代表与选民的关于自身运行方面建议4条,收集青黔高乡村振兴旅居示范带建设中关于红色文化、布依文化、两周文化、陶文化打造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共20余条。后续代表们将整理意见和建议,对普遍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调研,为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打下坚实基础。“不如我们两个一起就非遗文化传承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形成意见建议,在区人代会上提出来”,“这个主意不错,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办一场‘村T’,宣传和展示我们非遗文化,为青黔高旅游增加流量添点砖加点瓦。”代表们激情澎湃地说。
(花溪区专业人大代表之家调研百越布依服饰工作室)
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成立并发挥积极作用,是花溪区人大常委会鼓励和引导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双岗建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益尝试,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实践举措。为确保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持续高效发挥作用,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完善“双服务”等体制机制,助力花溪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供稿人:尹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