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全面振兴中释放人大代表“她”能量
不忘初心 当好粮食安全的“植物医生”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主任杨恩兰时刻珍惜履职机会,持续奋战在农业一线,为农作物把脉开方、看病治病,深受当地农户一致好评。
8年来,杨恩兰走遍了水城区30个乡镇的田间地头,始终坚守在病虫草鼠防控第一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科普病虫害知识和防治技术,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理论+田间实践”的形式,让老百姓能直观感受,易学、易懂,效果明显。
杨恩兰代表(右)给茶农进行现场指导(黄瑶 摄)
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杨恩兰都下田间、找病因、现场教、买药剂、送农户……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切实守好了农户的“米袋子”,老百姓的粮食逐年增产,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心系“凉都” 推动刺梨产业品牌化的国营“企业家”
贵州省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丽婷是贵州省人大代表。多年来,廖丽婷引领初好公司聚力“把农产品变商品、把收成变收入”,坚持把实体做强、把规模做大,成功研发上市刺梨气泡饮料、原浆、SOD口服液、含片、速溶茶等多款特色刺梨产品。
刺梨是“维C之王”,为开发刺梨更丰富多元的价值,廖丽婷常年重点关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领域,围绕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刺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充分挖掘刺梨特色产业的潜力,持续增加了农户收入。
廖丽婷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我会更加履职尽责、创新思路、合作研发,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推动刺梨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一心为民 当好老百姓心中的“领路人”
“无奋斗不青春,无磨炼不精彩,无作为不代表”。这是写在六盘水市人大代表、盘州市普古乡乡长蒋海琳办公电脑桌面的一句话,也是她时刻记在心里鞭策自己的一句话。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蒋海琳用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一心为民初心,在乡村环境治理上聚力用劲。针对群众普遍反映普古街道存在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有人偷采娘娘山泥炭藓等问题,她立即组织乡城市综合执法大队、派出所、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进行商议,制定具体方案,采取“打防并举惩教结合”方式,通过联合执法切实根除了顽疾。如今,看着辖区街道摊点摆放整齐、来往车辆畅通有序,泥炭藓得到有效保护,虽然苦、虽然累,但她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有意义。
蒋海琳代表(中)查看烟叶采收情况
长期以来,她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办理一件件实事、难事、烦心事,被赋予了“贴心人”“广播员”“点子精”等众多标签,眼见农村群众生活品质越来越好,村容村貌越来越靓丽,她心里是甜的,精气神也更足了!
持之以恒 带领村民闯出一条“挣钱路”
“累了,想撂下合作社了,但又不甘心,得继续给村民们搭好平台,让他们有挣钱的地方!”这就是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乡人大代表赵秀兰的创业初衷。
赵秀兰代表(左)接待来访群众
赵秀兰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也是水城区米箩合力烤烟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2011年,她和村里的干部们带头入股米箩合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摊子铺得过大,又缺乏经验,经营不善,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后来,村干部股东纷纷退股,于是,她借钱退还了股金,并单独接手了合作社。通过长期艰苦创业,而今7个乡镇的烟农,都100%加入了合作社。所辖烟农种植烤烟面积达到了4万亩,每年产值超过1.2亿元,合作社的毛收入也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每到收获季节,合作社都能为800余名妇女创造分级拣选工的岗位和挣钱路子,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巾帼力量。
示范引领 带动群众走向一条“致富路”
贵州省盘州市好宜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红英作为县区人大代表,坚持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以企业为平台,结合自身优势,主导公司形成覆盖“三农”一二三产的全产业闭环链条,年销售额突破亿元,提供稳岗就业300余人,年发放工资1000余万元。
蒋红英代表(右)在蔬菜基地(黄瑶 摄)
20多年来,她坚持深耕“三农”沃土,致力于发展农业产业,帮助80余名残疾人实现转股分红及临时用工,累计发放残疾人转股分红80余万元,捐款捐物60余万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人,人均年增收5万余元,带领大山里的群众走上致富路,因此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截至目前,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工作总站1个,特色代表工作站26个,引领全市各级女代表投身乡村振兴,为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郑义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