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人大:人大代表“双岗建功”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3月11日上午,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韦丽代表工作室”内暖意融融,一场独具特色的非遗学习培训在此拉开帷幕。省、区两级人大代表韦丽,同时也是贵阳市非遗传承人(枫香染技艺)和骆越魂非遗工艺品工作室负责人,热情耐心地向乡内妇女们传授枫香染、扎染、刺绣等传统技艺。
这并非韦丽首次开展此类培训。近三年来,她的培训活动已覆盖新堡布依族乡的各个村寨,数百名女性从中受益。在她的悉心教导下,许多原本对技艺了解甚少的“家庭主妇”,逐渐成长为技艺娴熟的骨干力量,成为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新生力量。
“双岗建功”要求人大代表在本职岗位和代表岗位上双向发力。韦丽积极响应并付诸实际行动。她创办非遗工坊,为乡村女性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她们的职业技能;推动文旅融合,挖掘乡村旅游潜力。这些举措不仅让乡村女性实现就业增收,还进一步激活了非遗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作为省、区两级人大代表,韦丽在人代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她呼吁以非遗传承和发展破解旅游同质化难题,建议深度挖掘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旅游产业注入差异化元素;提出加强非遗与村集体经济合作,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还建议强化非遗研学基地建设,培养非遗文化的传承后备人才,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筑牢根基。
韦丽积极推动非遗技艺与校园教育深度融合,与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开设非遗课程。在课程中,服装专业的学生们将布依族传统图腾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设计出马面裙、文创手包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融合了民族文化特色与年轻化审美,还成功进入旅游市场,深受游客喜爱,成为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典范。韦丽的非遗工坊也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热门的文旅打卡地,年均接待游客量超过2万人次。工坊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王岗村旅游收入增长30%,更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韦丽代表在非遗传承的本职岗位上潜心钻研、发光发热,始终牢记人大代表职责使命,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她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广泛链接政策资源,为非遗项目争取更多支持;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推动技艺创新,将传统非遗与现代需求相结合,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韦丽代表的经历充分证明,人大代表“双岗建功”不仅是履职要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她以非遗传承为切入点,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开辟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