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执法检查 推动《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执法检查是人大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的重要形式,也是保证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有效实施的重要监督举措。

为推动法规有效贯彻实施,促进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持续走深走实,2024年5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市贯彻实施《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2024年6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聚焦提高站位,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聚焦法治环境,严格规范公正执法;聚焦政务环境,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聚焦诚信建设,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聚焦要素保障,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等5条审议意见,交市人民政府办理落实并做好跟踪督促。半年多来,市人民政府积极采取“五大措施”全力办理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审议意见,切实推进贯彻实施《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取得明显效果。

——坚持系统谋划。出台《毕节市产业大招商及营商环境工作评价运用办法》《毕节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全力推进《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全国统一战线帮扶优势,成功举办“中国光彩事业毕节行”,签约产业项目113个、投资额558.66亿元。在指标会商、解剖培训、投诉处理、义务监督、明察暗访、营商护航六大机制基础上,出台《关于强化企业服务提升满意度七条措施》《毕节市优化营商环境暗查暗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压实部门工作责任。

——净化法治环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大力宣传《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有关部门深入企业宣传宣讲,让企业和群众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方式、标准、权限、原则等。组织专家律师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送法律活动,依托贵州省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33场417人次。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建立挂帮联系长效机制,明确市、县两级司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民营企业,为企业解疑纾困。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相关市场主体是否存在制假售假、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行为,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7个,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提升服务水平。对照《贵州省政务服务事项负面清单(2024年版)》,各职能部门174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已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工作,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已办理9400余件。持续深化“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率先探索“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实现40个部门从“小一窗”向“大一窗”转变,纳入一窗事项占比100%。持续擦亮“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为企业群众办理业务632万件。开展“全省通办”办理业务5000余件,“跨省通办”办理跨省业务3.19万件。“一网通办”实现标准化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 100%,梳理“一证通办”事项109项。

——强化诚信建设。积极开展信用监管,2024年开展抽查34次,随机抽查事项38个,对2件违法违规行为责令改正。在政府采购中执行联合惩戒,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条件的供应商,拒绝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组织开展“双承诺双兑现”“服务企业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通过1个工作日内“即时交办”、召集责任单位“现场转办”、组织职能部门“会商联办”、压实责任持续“跟踪督办”的“四办”方式,着力整治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一县一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建成6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毕节建工、毕节织工、毕节乡厨、毕节康护、毕节农技“五大品牌”培训4.89万人次,开展初高中毕业生技能培训、易地搬迁劳动力培训、公益性岗位人员培训共计3.8万人次。出台《毕节市2024年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方案》,培训企业职工1.89万人。利用毕节市重大项目土地要素保障联席会议机制,供应保障相关企业用地16宗。协调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组织14个项目申报2024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406万元;组织19个项目申报2025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拟争取资金1770.28万元。常态化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全市银行机构为1156家民营企业放款40.66亿元。通过省中小企业信贷通获得195笔资金支持,融资金额12.13亿元。深化“银税互动”,累计向2237户信用等级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授信和发放“无抵押无担保”贷款11.29亿元。(作者: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信息科  罗运欢  罗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