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一言一语为民生丨记县人大代表建议转办
“张代表,我们大田坝组的沟渠年久失修,家里的水田因缺水没法种植水稻了,一直是压在我们心里的石头。”村民朱建成握着张英平的手期盼地说。
“老哥,我到家里来,就是来了解大家所思所盼,你们选我当代表,我就得努力为大家解决困难。”县人大代表张英平说:“走,咱俩先去看看水渠的情况,再去涉及的群众家里了解下。”
县人大代表张英平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凯本镇沈家湾村大田坝组3000米的灌溉沟渠承担着大田坝、尖山、寨庆坪、枪木塘四个村民小组共计400余亩农田的灌溉重任,因年久失修,已无法正常使用,村民被迫将水田改为旱地,一直是160余户村民的一块“心病”。
“我从村里来,也带来了群众的期盼,我们沈家湾村大田坝组的沟渠年久失修,让400余亩的良田变成了旱地,请县相关部门重视,及时修复水渠,解决群众的困难。”张英平将走访群众收集到的民声民情写成了代表建议,在县人代会上提交给了大会秘书处,履职尽责当好群众“代言人”。
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是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的桥梁。人大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的呼声、凝聚着人民的期盼。像张英平一样的县人大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巷收集社情民意,将群众的“烦心事”作为履职的 “心上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随着群众对电力、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网络、电力等线路杂乱无章,形成了‘空中蜘蛛网’,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县人大代表、注溪镇镇长吴莎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强基层飞线治理的建议,呼吁电力、通信、广电等单位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对乡镇各类线路进行全面排查治理,营造整洁有序的线路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们,听民情、汇民意、系民生,用一件件高质量的建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代表们向相关部门提出的一件件建议,都是群众期盼解决的民生,做好代表建议转办、督办工作,是回应群众关切、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岑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文辉说“我们将锚定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核心目标,加强过程管理,细化督办方式和阶段性工作任务,让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
民心所向之处,即为政令奔赴之途。县人大常委会对人代会期间收集到的代表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类。将12个乡镇(街道)代表团代表们提出的113件建议划分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类别,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让代表建议实现快速高效精准转办。
为推动人大代表建议落地落实,岑巩县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措施,坚持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各专工委归口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推动代表建议“提、交、办、督”各环节工作有序衔接。县人大常委会成立6个督办小组,分别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深入一线,对代表提出的农林水、城建土地管理、道路交通、科教文卫、民生事业、社会管理等6大方面开展专项督办。通过现场督办、实地查看、与代表和群众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建议办理基本情况,督促各承办单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办理实效,提高群众满意度,让代表建议从“纸面”走向“地面”。(来源: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吴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