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以票决“小切口”,开启基层民生“大幸福”——乌当区龙广路街道人大工委扎实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工作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进程中,乌当区龙广路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居民议事会民生实事票决机制,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将“民生愿景”一步步变为百姓身边的“幸福实景”。


多元构建聚合力,深化民主固根基

2023年,龙广路街道人大工委组建了由31人组成的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广泛,涵盖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街道人大工委组成人员、社区党支部书记、企事业单位代表、居民代表及热心志愿者等。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成员,汇聚起多元力量,为基层民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与此同时,为确保议事会规范运行,街道人大工委精心制定了8项工作制度,内容涉及工作职责、监督、活动、联系群众、列席会议、信息通报、学习培训以及专题议事等方面。这些制度明确了议事会的职责和议事范围,为民主议事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拓宽渠道聚民意,精准筛选定项目

在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环节,街道人大工委创新采用“多元联动”模式。“人大+办事处”协同发力,集中1个月时间,借助网络、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定向+对口”的方式征集意见,组织代表深入群众,同时向街道各部门和社区定向征集。此外,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通过人大代表群、网格员群发布征集公告,线下开展实地走访,全方位拓宽征集面,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源于群众需求。

在项目筛选阶段,街道人大工委依据多项标准,将列为市、区民生实事且在街道有具体项目、区级部门有资金投入的项目、涉及面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能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项目,以及群众通过12345和融媒问政反映集中的问题,列入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从源头上保障了项目质量。


规范票决保公正,严格流程促落实

每年3月,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议。遵循“一人一票、一次发票、一次投票、统一计票、当场公布结果”原则,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票决的方式确定民生实事项目。为保证票决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实参会代表需超过应参会代表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票决,且项目需获实参会代表过半数赞成入选。2023—2025年,票决工作始终严格按照这一规范流程执行,票决结果上报街道党工委后,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落实,确保整个过程公正透明。



代表履职显担当,助力民生促发展

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其中。在项目征集阶段,人大代表们凭借对社情民意的深入了解,走街串巷、入户走访,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许多贴合群众需求的候选建议。在票决过程中,人大代表们认真审议每一个项目,审慎行使表决权,确保票决结果真正体现民意,成为推动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大代表们主动化身“监督员”“协调员”,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调研进度,及时向街道人大工委反馈群众意见,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强化监督提成效,聚焦民生增福祉

为保障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按时完成,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领衔督办+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代表共同监督”的工作机制。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每季度发布督查通报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监督。同时,将听取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居民议事会会议议程,并开展满意度测评。以2025年居民议事会会议为例,对2024年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测评,参会代表均给出“满意”评价,有力地验证了监督工作的成效。

自2023年以来,通过居民议事会共票决产生26件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涵盖就业、文化、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突出普惠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2023年完成的通过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工作,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下步工作中,龙广路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走深走实,让更多的“民生期许”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