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水田镇人大:人大代表“四步闭环”救助病患儿童 温情接力点亮康复希望
近日,在乌当区水田镇,一场由人大代表主导的救助行动温暖展开。代表们秉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通过“调研发现-实地探访-多方联动-精准施策”四步闭环机制,成功帮助一名多动症合并智力低下的患儿开启康复治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初心与责任,为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与温暖。
深入调研,敏锐发现问题
在日常走访中,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王芸了解到辖区内一名儿童的困境:该儿童父母离异,由父亲独自抚养,因经济和精力有限,孩子患多动症及智力低下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她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记录下来,并迅速反馈至水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希望尽快帮助解决孩子的救治问题。她以“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践行使命”的履职态度,拉开了这场救助行动的序幕。
实地探访,直面群众困难
得知情况后,水田镇人大主席宋瑜与王芸代表第一时间前往患儿家中实地走访,与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了孩子家庭的人员构成、经济状况,以及孩子病情及医疗需求等关键信息。面对家长担忧的眼神,宋瑜说道:“人大代表是群众的‘连心桥’,我们一定尽全力协调对接,让孩子尽快得到治疗。”此次实地探访不仅让代表们全面掌握了群众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后续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奠定了基础,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的温暖与力量。
(水田镇人大主席宋瑜实地走访患儿家庭,了解情况)
多方联动,搭建救助桥梁
针对孩子的具体病情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宋瑜积极对接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贵州省康复医院党委书记杜飞鹏,详细说明了孩子的情况,并共同商讨帮扶救助治疗方案。杜飞鹏代表高度重视,立即对孩子的就诊治疗工作作了专门安排,为孩子开辟了绿色就诊通道,并减免专家挂号费,确保孩子能够及时、便捷地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同时,宋瑜积极与水田镇人民政府公共办分管领导沟通,详细了解并协助落实相关优抚政策,着力减轻孩子家庭的生活负担。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孩子已顺利办理了二级残疾证,并领取了相应的补助。这种跨部门、跨层级的协作机制,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联动各方资源的桥梁作用,体现了人大代表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中的强大合力和担当精神。
精准施策,解决群众难题
5月6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对于患儿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起点。在宋瑜和王芸代表的陪同下,患儿家庭走进了康复医院。康复医院儿科专家们以温和、专业的方式,通过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玩玩具等互动手段,全面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及基本病情。经过初步评估,专家们为孩子量身定制了一套“阶梯式”治疗方案。医生详细讲解了每一个治疗环节,并郑重承诺将持续跟进孩子的康复进程,尽最大努力提高康复概率,既保障治疗效果,又切实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水田镇人大主席宋瑜陪同患儿家庭前往康复医院)
目前,患儿已成功申请到贵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并顺利在贵州省康复医院住院治疗。面对大家的无私帮助,孩子的家长哽咽着连声道谢:“原本以为孩子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真的谢谢你们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希望。”这份感动背后,是人大代表将“人民选我当代表”的光荣使命,转化为“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扎实行动,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与担当。
从问题发现到闭环解决,人大代表的积极作为贯穿始终。王芸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细致入微的走访发现群众需求;宋瑜代表以行动诠释担当,迅速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问题解决;杜飞鹏代表率团队专业施策,凭借专业优势为患儿量身定制科学的治疗方案。他们携手谱写了“民有所呼、我必回应”的生动篇章。他们不仅帮助解决了个体家庭的难题,更探索出人大代表“调研+联动+跟踪”的民生问题解决模式,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熠熠生辉,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