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代表法、监督法 赋能代表履职一线
为推动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在基层落地见效,乌当区人大常委会以“学用结合、以学促行”为导向,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法律学习走深走实,让法律精神切实赋能代表履职一线。
发放法律单行本 备足履职“粮草库”
“这两本手册简直就是我们的‘履职指南’,闭会期间该怎么开展工作,里面讲得明明白白!”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马仲玲翻开刚领到的代表法、监督法单行本感慨地说。
今年5月,乌当区人大常委会为全区500余名全国、省、市、区、乡五级人大代表统一配发代表法、监督法单行本,并同步发放至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了学习资料全覆盖,使这两本法律单行本成为人大代表日常学习的“随身工具书”。
分层学习全覆盖 多元载体促学法
乌当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法、监督法纳入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区乡两级人大工作例会等会议的学习内容,通过多层级的学习安排,实现学习全覆盖,推动人大工作者深刻理解代表法、监督法的核心要义,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响应,将代表法、监督法纳入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例会及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例会的学习内容,并探索出多样化的学习载体。水田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法律明白人”小课堂,用方言讲解“人大代表如何提出高质量建议”“闭会期间的履职方式”等实用内容,将法律知识自然融入农耕劳作场景。新堡布依族乡人大则把代表法、监督法要点编成朗朗上口的布依山歌,利用赶集日向群众传唱宣传,让法条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新堡布依族乡人大主席周玮介绍,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让法律条文从文本走向生活实践,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专家授课解困惑 互动培训通堵点
5月23日,乌当区人大常委会特邀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毛放教授作代表法、监督法专题辅导,辖区五级人大代表及“一府一委两院”相关负责人等450余人参加培训。毛放教授以“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把握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新趋势”为主题,通过“新旧法条对比+地方案例分析”,对新修改的代表法、监督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培训还设置了“履职疑难解答”环节,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特定问题调查程序”“闭会期间履职方式”等问题,毛放教授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现场答疑。
“以前怕监督越界,现在明白了法律赋予了明确职权,能更好地为群众发声了。”东风镇人大代表刘云凯表示,这次培训让他对依法履职更有底气了。
开展培训提质效 多维课程强能力
今年6月,乌当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两期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分别赴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和上海复旦大学进行学习。培训课程紧扣代表法和监督法实践应用,设置2025全国两会精神解读、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的实践与创新、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新质生产力机遇与挑战等专题课程,同步融入安阳市振林街道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陵阳镇代表联络站“站—点—人”工作体系、虹桥古北市民中心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等实地观摩课程。在现场教学中,代表们通过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深刻感悟“一大精神”,在红旗渠纪念馆领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在谷文昌生平事迹展学习“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品格,在扁担精神纪念馆传承“服务零距离”的为民理念。两期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为人大代表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既强化了代表的履职初心,又进一步提升了依法履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我们对‘代表怎么履职、监督如何发力’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参训人大代表表示,将以代表法、监督法为遵循,深入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为群众发声,为发展建言。
以学促行见实效循法履职强监督
自新修改的代表法、监督法施行以来,乌当区人大代表们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融入日常履职活动中。在乌当区人大常委会近期听取和审议社区矫正专项工作报告中,代表们会前深入开展调研,会中认真审议报告并进行询问,围绕工作经费保障、部门联动、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提出4条针对性意见建议,有力推动问题整改。在进站接待选民和走访选民中,人大代表们认真落实好“联系群众制度”,主动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切实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乌当区人大常委会将依托“线上普法+线下联络站”宣传矩阵,持续深化代表法、监督法学习贯彻。在强化代表履职培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精心组织代表活动、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和健全完善代表履职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推动代表法、监督法精神在基层治理中落地生根,为促进乌当法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