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步履铿锵访产业 集思广益谋振兴——从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2025年集中视察瑶浴产业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盛夏的从江,万物并秀。

瑶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全链条赋能、多维度创新”的姿态迭代升级,日益成为推动从江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7月11日,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一场以“聚焦瑶浴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在西山、斗里、翠里三个瑶浴产业重镇展开。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灵芝的带领下,20多名县人大代表深入产业一线,零距离触摸我县瑶族药浴产业脉动,倾听基层群众心声,为推动从江瑶浴产业发展凝聚人大智慧和力量。


一线调研:触摸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视察首站,代表们走进西山镇陡寨村的“云上村宿”。这里不仅是乡村旅游的亮点,更被视为探索“瑶浴+康养+旅游”融合模式的试验田。代表们实地参观民宿布局,细致了解其运营模式,思考如何将瑶浴的独特魅力更深层次地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


图:代表们在西山镇陡寨村“云上村宿”视察

来到西山镇高脚村,浓郁的草药香气扑鼻而来。代表们下车深入瑶药种植基地,俯身查看药材长势,向基地负责人详细询问种植品种、技术要点和市场对接情况。在该村的洗浴体验店,代表们走进洗浴间,与户主交流服务流程,了解体验馆近年来经营状况。


 图:代表们在西山镇高脚村视察


在斗里镇潘里村,百亩钩藤基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代表们踩着松软的泥土,与种植农户亲切交谈。“种苗从哪里来?”“人工成本占多少?”“销路怎么样?”一个个关乎产业根基和市场前景的问题被抛出,换来的是农户们坦诚的回应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


图:代表们在斗里镇百亩钩藤种植基地视察


斗里镇潘里八组作为远近闻名的瑶族村寨之一,这几年,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瑶浴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代表们走进经营户家中,实地观摩瑶浴产品的家庭作坊式加工流程,询问线上线下销售情况,并了解游客接待的能力与实际体验。


图:代表们在斗里镇潘里八组视察


翠里乡高华村瑶药种植示范基地是这次视察的重要一站。千亩半枫荷基地蔚为壮观,展现出规模化种植的蓬勃生机。代表们步入基地,了解联农带农机制建立及产业效益情况,对基地的科学管理表示赞赏。


图:代表们在翠里乡高华村瑶浴产业加工厂视察


在高华村瑶浴产业加工厂,代表们认真听取负责人介绍,饶有兴致地沿着生产线,从原料筛选、清洗、粉碎到成品包装,仔细察看每一个环节,对该村利用特色优势资源实施产业兴村的生动实践纷纷“点赞”。


一次参观:感受千年瑶浴的深厚底蕴

产业要发展,文化是灵魂。在高华村,代表们的行程并未止步于田间车间。他们深入产业带头人、州人大代表赵成坤家中面对面交流,了解瑶浴多种不同配方和洗浴方式,感受这个古老技艺融入日常生活的温度。

在高华村瑶族陈列馆前,代表们认真聆听该村负责人介绍,感知未来将系统展示的瑶浴历史渊源、独特功效和传统器具,理解陈列馆对提升产业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关键性。


图:代表们在翠里乡高华村瑶族文化活态教育基地参观


走进高华村瑶族文化活态教育基地,墙上形状各异的挂件,记录着瑶族独特的文字、服饰和仪式,把博大精深的瑶族文化通过画面形式一一呈现。一幅2米多长的字画吸引了代表们的注意,大家沉浸其中,低声诵读记载内容,深刻体会瑶族人民千百年智慧与健康理念。这份“古老而神奇”的文化魅力,为产业赋予了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一场座谈:头脑风暴共谋产业振兴路径

当天下午,带着一天扎实调研的丰厚收获,代表们在高华村召开专题座谈会。会场气氛热烈,乡镇干部、村“两委”负责人、合作社代表轮流汇报产业发展现状,直言不讳地剖析当前面临的瓶颈,阐述未来发展规划与思路。


图:代表们在翠里乡高华村召开专题座谈会


结合所见、所闻、所感,代表们踊跃发言,讲思路、提对策、谋举措,掀起了一场推动瑶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

“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从江瑶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从顶层对这个产业进行了设计”应邀参加视察的省人大代表梁吉银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系统谋划,推动西山、斗里、翠里瑶浴产业一体化发展。

如何优化种质资源、保障原材料品质与供应?县人大代表、翠里瑶族壮族乡党委书记谷乔锋建议,在药材种植方面,三个乡镇要各有侧重、因地制宜,避免品种同质化。

针对家庭作坊式如何提升工艺水平、完善标准体系、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问题,赵成坤代表说:“要加强与龙头企业联动,通过以大带小、以强扶弱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县人大代表、斗里镇人大主席李根辉认为,持续扩大瑶浴品牌影响力,讲好从江瑶浴故事,要从多方面支持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瑶族文化宣传力度。

州人大代表、从江县祖英刺绣有限公司董事长韦祖英建议,要积极探索瑶浴与旅游、康养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业态,不断拓展产业幅宽。

关于如何文化赋能瑶浴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县人大代表、高华村党支部书记赵成义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做大做强瑶浴产业,必须要加强瑶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有文化支撑,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灵芝指出,推动瑶浴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进阶,在顶层设计上,要建立战略观点和整体思路,加快西山、斗里、翠里联动发展、错位发展;在人才支撑上,要加大瑶族药浴非遗人才申报认定力度,持续扩大总量;在完善产业链上,要优化种植、加工、销售布局,坚持远近结合,积极拓展本地市场,提升服务质量。

……

一条条见解深刻、操作性强的建议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既有对眼前问题的“解题思路”,也有对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为县委、县政府下一步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厚实的民意基础。

一天的集中视察,行程紧凑,收获满满。代表们的足迹遍布产业一线,用脚步丈量发展实情,用真心倾听各方诉求,用智慧贡献真知灼见。

步履铿锵,未来可期。代表们的视察虽已结束,但思考与行动仍在延续。期待在代表们的持续关注与推动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从江的瑶浴产业能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行。(供稿人:梁怀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