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新光路街道人大工委:多维监督赋能 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推动2025年民生实事及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乌当区新光路街道人大工委创新监督模式,组建了由区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和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员构成的监督小组,聚焦线上督、实地督、跟踪督三个维度,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督路径,打破监督时空限制,有效提升监督效率与覆盖面,确保民生实事、代表建议办理落地落实见成效。
线上监督“云发力”,构建全天候闭环
街道人大工委搭建网上监督信息平台,依托微信群建立民生实事与代表建议办理线上台账,组织责任部门定期上传项目进度、问题解决情况。人大代表、监督员可随时查看相关信息并留言反馈,形成“发现—反馈—解决—监督”的线上闭环管理体系。以新光社区生活桥老旧小区改造为例,居民通过线上渠道反映施工噪音等问题后,监督小组第一时间转办,责任部门迅速整改,居民同步跟踪进度,让监督更高效便捷,切实打通民生监督“最后一公里”。
实地监督“深扎根”,掌握一线真情况
监督小组以实地督查为抓手,深入项目“神经末梢”,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6月3日至5日,街道人大工委围绕4个民生实事项目、13件代表建议,组织监督组成员深入顺海村全民健身场地、保利公园社区托育机构等实施现场,通过查看项目进度、听取工作汇报、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推进情况,广泛收集人大代表、项目实施单位、街道议事代表等多方意见。监督小组既以“监督员”身份精准指出问题,又以“参谋员”角色提出整改方向,让监督工作贴民心、有力度。截至目前,新光路街道代表组提出的13件代表建议及4件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已基本完成,满意率达95%。
跟踪监督“抓长效”,保障质效双提升
街道人大工委以“严把质量关、紧盯进度表”为原则,扎实开展跟踪监督工作。针对全民健身场地、托育机构等项目,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设备采购、施工工艺是否合规达标;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电梯更新等民生项目,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居民反馈,督促优化施工流程。对进度滞后项目,联动街道、职能部门分析原因、倒排工期,制定“一项目一方案”推动问题解决,同时做好实事办成后的设施管理工作,确保持续发挥作用,保障民生实事“建得好、用得久”。
下一步,新光路街道人大工委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监督小组为依托深化沟通协调,让代表建议办理更贴民意;凝聚部门合力,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总结经验、完善流程,使民生实事与代表建议督办成为街道服务群众、提升治理水平的有力引擎,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与质感,携手各方把民生工作做暖做实,共同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