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摸底+听取报告+审议询问” 为社区矫正专项工作提质增效
近期,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聚焦社区矫正专项工作,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了询问工作。此次会议是乌当区人大常委会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监督法及《贵州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后,积极探索“调研摸底+听取报告+审议询问”工作模式,旨在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权威性。
调研座谈,摸清情况找症结
为全面掌握全区社区矫正专项工作的实际情况,乌当区人大常委会组建了由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成员、专业代表小组代表及相关乡(镇)、街道人大负责人为成员的调研工作组,深入羊昌镇、龙广路街道司法所,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听取了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羊昌镇司法所及龙广路街道司法所的工作汇报,广泛收集人大代表、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
调研发现,当前社区矫正专项工作在经费保障、法治宣传、部门联动机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如社区矫正工作中执法不规范、跨部门协同存在堵点等。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后续监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明确的问题导向。
听取报告,聚焦重点审实情
6月25日,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全区社区矫正专项工作情况报告。报告围绕社区矫正机制运行、业务技能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此次会议还邀请4名人大代表列席,全程参与会议。
为确保审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议召开前,区人大常委会将审议议题、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初步建议等内容,提前发放到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业代表小组成员手中,以便他们提前熟悉情况、准备审议发言。
审议询问,直面问题求实效
在听取报告后,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和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将审议和询问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2名常委会委员和1名监察和司法专业代表小组成员聚焦关键问题,接连提出针对性问题:“2023年以来检察院下达10次纠正违法通知书,针对执法不规范问题,区司法局如何整改?”“矫正对象入口关把控有哪些具体措施?”“矫正小组成员是否按要求履职?”
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饶家勇现场逐一回应,就整改措施、入口审核流程、矫正小组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询问审议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结合现场答复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发言情况,从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经费保障、完善制度建设、提升队伍能力等方面提出审议意见,并及时交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下一步,乌当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调研摸底+听取报告+审议询问”工作模式在审议报告中的常态化运用,着力提升审议意见的精准性与可操作性,以监督实效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