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人大: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长期以来,都匀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人大代表的积极性,以人大监督的“硬核举措”,全力助推营商环境“软实力”的提升。今年以来,都匀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全链条凝聚强大合力、全过程精准发力、全方位系统助力,持续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都匀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都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平亚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座谈,了解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党组+专班+代表”构建全链条体系凝聚合力
党组统筹谋划。都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主动融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大局,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工作要点,精心制定《都匀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人大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营商环境优化相关事宜。积极探索府院联动新模式,建立《都匀市“人大监督 + 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实效,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有效解决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出现的衔接不畅、合力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涉企服务水平。
专班牵头抓总。都匀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工作实际,成立都匀市人大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工作。专班采用“周分析 + 半月调度 + 月小结”的工作模式,每周对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每半月集中召开会议安排调度,每月对工作进行复盘推演,梳理研究助力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问题,并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党组汇报研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找准问题症结,及时跟踪督办复查,以任务派发的精准性和问题整改的有效性,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代表积极参与。都匀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鼓励代表投身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代表参与营商环境优化与代表联络站运行有机结合,探索出匀酒产业代表联络站“链式工作法”、都匀毛尖茶产业代表联络站“一站统筹 八室联动”工作法等创新机制,形成了调研视察围绕企业发展选题、代表建议围绕企业发展献策、履职成效通过企业发展彰显的履职模式,代表们以代表联络站(室)为依托,积极履行职责,倾听企业心声,建言献策,有效助力企业解决用工保障、产能提级、产品提质等难题。
都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克斯到企业调研营商环境政策兑现落实情况
“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全过程监督精准发力
事前调研会商。都匀市人大常委会整合财经、法制、社会建设等专工委(室)力量,组建6个调研组,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按照归口原则,由常委会领导带队,综合运用“四不两直”调研、现场沟通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全市20个涉企职能部门、2家代表性商会、3家律师事务所和105家市场主体,全面详实了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和短板弱项,收集汇总出118个问题。经专班会同人大代表、相关部门会商,呈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研判,最终精准归纳为政务服务、政策兑现、要素保障、行政执法、法治环境5大类18个方面73个问题清单,形成工作建议呈报市委统筹,交办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
事中依法监督。都匀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事前调研会商情况,打出综合运用日常监督、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的“组合拳”,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在监督过程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高企业满意度。在日常监督中,重点监督问题清单的整改落实情况,截至6月底,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已成功整改问题46个。在执法检查中,既从宏观层面检查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整体情况,又从微观层面掌握政务、法治、市场等环境建设情况,形成2篇执法检查报告。在工作评议中,采取以下看上和以上看下的方式,对涉营商环境部门市文旅局、市卫健局开展工作评议,共发现问题30个,并及时向两个部门反馈。
事后跟踪问效。都匀市人大常委会把跟踪问效作为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就调研问题清单转化为实际成效,主动与政府办以及市直各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形成以“一线调查研究 + 形成问题清单 + 跟踪督促问效”为链条的“跟踪—落实—再跟踪—再落实”闭环管理模式。专班组长领衔开展“回头看”,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复盘市政府整改情况,阶段性将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整改调研情况反馈市政府,持续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同时,通过组织满意度测评、回访企业群众等多元方式,全面掌握整改成效与社会反响,巩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成果。
“事+人+机制”抓实全方位覆盖系统助力
聚焦事情促问题解决。都匀市人大常委会秉持“助力一个问题、解决同类问题、推动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督促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在解决调研清单问题的同时,深入梳理在匀企业同类问题,从更深层次剖析问题症结、理清工作思路,通过典型问题的突破,“以点带面”打通制约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的堵点,助力营商环境整体向好,提升到匀投资信心。今年以来,延伸解决营商环境问题150余个,促进政务服务实现“一件事”从“可办”到“好办易办”的根本性转变,都匀市实现新引进签约项目46个,投资额达75.58亿元。
聚焦干部促担当作为。都匀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强监督、促担当”工作主线,紧跟市委部署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强能力、转作风、优服务”专项行动,以工作评议、述职评议为重要抓手,通过常态化视察调研、精准化执法检查、制度化听取汇报等方式,深入排查部门在履职服务中存在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建立台账清单,及时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整改要求,推动实现“部门评议促履职提升、干部评议促作风转变”的良好成效,以刚性监督倒逼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着力打通服务企业“中梗阻”,促使干部在一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部门以务实举措提质增效,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为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机制促常态长效。都匀市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职责,牢牢把握“建机制、促长效”这一关键环节,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常态化。一方面,认真总结人大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制定《人大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构建问题收集、督促整改、结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有效凝聚监督合力;另一方面,积极促成《都匀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制度(试行)》《关于建立都匀市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会商机制的通知》等6项制度出台,为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为都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供稿:都匀市人大办公室工作人员 吴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