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人大机关“三个三”强作风建设提工作效能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的续篇,是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县人大机关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部署,着眼人大机关职责使命,紧紧围绕三个方面落实三项措施,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环境务实清廉、保障工作规范高效上下功夫,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坚强作风和能力保障。
注重“三个坚持”,鼓励机关干部担当作为
一是坚持党建加业务学习。通过“党建+业务”“支委+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形式,轮流整理收集学习资料并主持机关周一和周五的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同时,积极组织参加读书班、警示教育会、宣传宣讲报告会、学习大讲堂以及通过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支部学习等,引导机关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学习过程成为接受思想教育、增强行动自觉、提高业务本领的过程,打造一支懂政治、善学习的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二是坚持制度建设。结合机构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机关领导干部分工,对机关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室务会议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实施“人大+审判+检察+N”融入代表履职平台工作机制和“群众点单、代表推单、人大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五单”工作机制,明确各项工作既定流程和各个环节操作标准,做到事事有人管、不留空白区,进一步提升制度功效和工作成效。三是坚持干部培养。根据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需要,选派机关2名年轻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到有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让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学习锻炼,丰富履职经历增强履职能力,切实激励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进一步整合机关人员力量,优化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培养干部多岗位适应能力,让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
做到“三个加强”,营造机关环境务实清廉
一是加强党性锤炼。持续深入开展“党建五项行动”,以“四抓四强打造四个机关”为主题推进机关品牌创建,不断强化机关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制定支部年度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和管理,丰富党员活动,以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到遵义会议会址重温会议历史、弘扬会议精神,让党员干部铭记初心使命;机关党员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参与到公益事业、抢险救灾中,帮助解决群众实实在在困难和问题,2025年县人大机关支部获“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二是加强作风建设。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会议,邀请县纪委监委领导同志为机关干部作专题辅导,党组会议专题听取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围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建立规范调查研究、精文减会等制度,改进学风、文风、会风、调查研究之风,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与促进干部担当作为结合起来,推动“六型”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抓具体、抓深入的作风进一步提升。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围绕学习教育相关清单,组织党员干部对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查摆问题、检身正己,一体推进学查改,让党员干部守牢思想道德防线、党性原则底线、法规纪律红线;把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与日常工作同安排、同落实,组织干部职工到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观展学习,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注重干部日常关心关怀,促进执纪问责、规范职权、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同联动,纵深推进清廉人大建设。
抓牢“三个深化”,保障机关工作规范高效
一是深化“三会”服务。把服务“三会”(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和党组主任会议)作为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坚持“三会”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简、效能、务实原则,每年制定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党组工作要点,明确会议时间、议程和工作任务,落实落细每项会议人员职责事务,注重会前准备充分,会中服务周到,会后督办落实,以“严、细、实”的要求,确保全过程服务精准到位。二是深化代表履职服务。激发代表履职动力,在县人大机关和广州中山大学举办代表履职能力培训2期,落实“双联系”制度,动态更新代表履职档案,整合资金80余万元推进代表联络(站)室提质运行;丰富代表履职活动,持续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四个表率四个一”履职活动,定期邀请基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并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会议期间收到代表建议187件全部转交县人民政府办理,其中11件交县委做工作参考,闭会期间人大代表走访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所形成的意见建议,运用“五单”机制共转交6件建议至政府办理,今年还争取市人大代表建议专项资金90万元实施项目4个,协调县人民政府资金183万元实施项目12个,助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项目。三是深化工作职责服务社会发展。紧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工作、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17项专题调研,《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等4项执法检查,以及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和城市综合管理质效提升“两个攻坚”一年三问,服务县人大及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推动年度各项工作落实;运用“人大+审判+检察+N”机制推动法治教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帮助乡镇化解矛盾纠纷8起。同时,抓牢督办落实工作,以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办理为主要内容,建立督办台账,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常委会议定的重大事项和领导批示交办的重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作者:李隆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