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代表助力树新风 移风易俗添动力
“除了红白喜事、交男嫁女以外,其它的‘歪歪酒’我一律不送。”“歪酒我们一律不能办,也一律不能去。”“把禁止滥办酒席写进我们的寨规民约里,家家户户签字按手印,让我们共同遵守、互相监督,坚决抵制滥办酒席......”
近日,在“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绥阳县2025年“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全县15个乡镇(街道)基层代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村民们喊出的抵制“歪酒”口号响彻人心。树新风,代表在行动。这场“树新风,代表在行动”积极举措见证了绥阳县移风易俗工作的成效。
图一:枧坝镇黄鱼社区新桥村村民在承诺书上签字
今年,绥阳县把整治滥办酒席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党建引领基层自治,以“群众主体、一事一议、全面发动”的方式,全县1000余名各级代表积极响应,各乡镇(街道)人大积极发动代表走在前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滥办酒席,自下而上主动形成“文明约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往实处做、往深里走。
2025年春节期间,绥阳县旺草镇小旺草村先一组的篮球场上,炭火烧得正旺,几十个村民代表端坐一堂,该村村支书、县人大代表苟登建举着话筒,为村民读着最终版的移风易俗“组规民约”,众人纷纷拍手叫好。随即,经过集体讨论、签字、按手印后,这份村规民约被郑重地张贴在村口的公示栏上。
在这场倡议活动中,全村共有50多户300多人一同抵制“歪歪酒”。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见证了先一组等组村民坚决抵制滥办酒席的决心,他们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不仅开创了绥阳县群众自发抵制滥办酒席的先河,也为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自下而上”的移风易俗工作。
图二:旺草镇小旺草村村民在承诺书上签字
这场变革的种子自小旺草村生根发芽,随后飘向诗乡大地茁壮成长,如今的小旺草村,再也看不到滥办酒席的现象,村民们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有的村民最多的一天居然要吃五六家酒,满月、升学、祝寿、搬家……实在是吃不消!”谈起曾经的“歪酒”风气,绥阳县枧坝镇黄鱼村村委书记,县人大代表刘成梅忍不住摇头叹息。
该村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治本之策,弘扬文明新风,充分发挥代表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搭建起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法治宣传等平台,开展赛诗会、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发挥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事作用,带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
经过治理,目前该村滥办酒席陋习得到有效遏制。
2025年,绥阳县以群众会、院坝会、文艺表演等方式开展“‘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主题活动130余场,覆盖群众1.8万余人,开展“诗歌赶大集·政策送到家”示范活动6场。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分类施策”,将小旺草村经验做法在更广阔的层面推广倡导相关治理经验,推动移风易俗在全县落地生根。
4月,绥阳县蒲场镇新场村瓦房堡组的农家小院里,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有序地在移风易俗承诺书上签字、按手印。
新场村村干部、镇人大代表赵元盛说:“我们借鉴了小旺草村的成功经验,先和党员、代表座谈,再和群众一起商量制定了‘十倡十禁’移风易俗承诺书。目前,全村已有近半数村民组签订了承诺书,抵制‘歪酒’的共识正在逐步形成。”
“这些年,通过社区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像今天这样只庆贺不收礼的文明行为,在我们社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未来,我们还会持续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与居民携手共进,让文明新风在社区扎根更深、传播更远。”绥阳县洋川街道民丰社区居民、县人大代表彭锡兵介绍道。
截至目前,绥阳县已经有11个乡镇的56个村民组先后借鉴小旺草村的做法,引导群众自发签订文明新风“专项约定”,形成了移风易俗工作的良好示范效应。
从抵制“歪酒”到简办红白事,从环境整治到乡风培育,绥阳县以群众主体性破题,用“小约定”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力。(供稿:作者:娄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