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榕江县定威乡:绿茵场与防汛线的代表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贵州榕江,“村超”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乡村文化与活力的闪耀名片,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村超”不仅是一场足球盛宴,更孕育出“全民参与、团结协作、敢打敢拼”的精神火种。定威乡人大代表们,积极投身于“村超”的组织与推动中,为赛事注入活力与力量,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在“村超”赛事中,他们积极参与,助力赛事顺利开展。

2025年6月24日与28日,两次特大洪水突袭榕江县,定威水族乡321国道被泥沙掩埋,村组道路塌方,控乃村委会被洪水“包围”,群众被迫转移,良田被淹没、道路被掏空、防洪堤岸崩塌,供电危急、通讯危急、饮水危急、物资告急......

洪峰过境,满目疮痍,但仲夏的洪水,冲不垮贵州榕江的脊梁。

当洪灾肆虐,定威乡的人大代表们迅速转换角色,冲锋在抗洪救灾的最前沿,将这份赛场激情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动能,在绿茵场凝聚民心,在洪峰前筑牢堡垒,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不同战场上交相辉映,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面对严峻汛情,县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张晓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第一时间吹响防汛“集结号”,迅速科学研判形势,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精准部署防控力量。他顶风冒雨,日夜驻守全乡防汛形势最吃紧的都柳河大堤,现场指挥干群处置险情;道路中断、信息隔绝之际,他毅然踏入积水,徒步踏勘灾情,手持电筒、嗓音沙哑地组织疏散被困群众。为助力救灾大局,仅用3天时间基本完成本乡受灾区域清理,随后又带队赴榕江县城支援,以实际行动展现协同作战的担当,将组织的温暖精准送达每个角落。



曾在“村超”中负责组织群众的乡人大代表龚华春,绘制出定旦村“风险点地图”;曾负责村超保障的乡人大代表石计丰,快速组织起物资转运队;曾走村串户宣传村超赛事的乡人大代表陈天文,带着曾一起为球队加油的村民骨干,挨家挨户排查险情。还有曾经在赛场上呐喊助威的代表,则成了转移群众时最有力的“宣传员”。

在洪水退去后,人大代表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他们与群众一起清淤除障,尽快恢复生活秩序。

在321国道小定旦段,洪水裹挟泥沙、家具、垃圾堆积成山,乡人大代表、乡人民政府乡长韦光雷带头喊着“一二三,起!”与众人合力搬开重物,泥浆没过筒靴,汗水浸透衣背,他们硬是在烈日下抢通这条“生命通道”。

控乃村村支书石洪文带领代表们用水稀释泥沙,以木板为铲,一寸寸“淌”出道路。“没有路,我们就造一条路!”他的誓言回荡在淤泥之上。

在功贺村,塌方切断通往村里的山路,村支书邓造进带领人大代表们挥动柴刀油锯,昼夜奋战,终使山村重联外界。

在定旦村合约食堂,乡人大代表韩学敏表示:“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为援榕人员制作‘爱心餐’,搬运后勤物资,同群众一起清淤除障,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人大代表们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和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他们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灾情,争取更多的救援物资和支持。他们与群众一起,清理家中的淤泥和杂物,帮助受灾群众修复受损的房屋和设施。

乡新媒体工作站曾经举办的“人人都是村超推荐官”培训,当时人大代表与村干部学习短视频拍摄、直播技巧,镜头对准山水风光、文旅资源、农业产业,洪灾后,这套“数字武器”迸发惊人能量,代表们用手机记录清淤现场、重建进程,通过抖音快手展示定威韧性。这场从灾难到重生的奇迹背后,是一群将抗洪战场、足球赛场与乡村振兴深嵌在一起的人大代表。他们的袖章沾满淤泥,他们的球衣浸透汗水,他们的手机镜头则照亮了定威乡的未来。

都柳江的波涛终将平复,但泥浆中淬炼的代表担当永不褪色。

从绿茵场到防汛线,定威乡人大代表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抗洪时“我先上”的脊梁,村超中“一起干”的纽带,振兴路上“看我的”先锋,他们以“村超”为纽带凝聚民心,用抗洪实战检验担当,让“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承诺,既体现在赛场边的欢声笑语里,更镌刻在洪水中守护家园的身影中。

7月26日,当“村超”以“感恩雄起·贵州超力量”为主题重启开赛,当新铺的绿茵场迎来巴乔、卡洛斯的足迹,这片土地已向世界证明:洪水能冲垮堤坝,却冲不垮人心筑起的长城;灾难或留下伤痕,但希望总在裂痕处扎根疯长。(来源:榕江县定威乡人大主席  段婷婷)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