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毕节:代表依法履职尽责 服务民生助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新修改的代表法围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这个主线,对强化代表履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新修改的代表法,进一步增强依法履职意识和为民履职主动性,把全面有效贯彻落实各项规定要求同做实做好岗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更好服务民生与推动发展上展现新风采。”

自2025年3月新修改的代表法施行以来,毕节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不断深化学习过程中,切实增强了对依法履职和责任担当的理解和认识。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履职工作的实践中,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坚持依法履职、坚守初心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扎实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扎根基层

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代表们时刻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尽心尽力,做好社区治理“答卷人”——

社区既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其治理质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胡勇是来自七星关区麻园街道杨家塘社区的一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把社区治理、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始终是胡勇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得知杨家塘花鸟市场出现墙皮脱落、房顶漏水等情况,胡勇立即组织网格员、楼栋长、业主协商讨论外墙修缮方案,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聘请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维修,有效解决了困扰居民的安全隐患。“现在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小区里的楼顶陆续做好了防水层,还铺上了地砖,很给力。”居民表示很踏实很舒坦,也很满意。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和社区第一书记,胡勇时常聚焦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忧心事等急难愁盼开展走访和调研,仔细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研究推动解决;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处理矛盾纠纷,有效实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切实打通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胡勇已接待群众500余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3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20起,推动办成民生实事16件。

一次次精心组织、动员、协调,真正把实事办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说起胡勇在社区里所做的大小实事,居民们充分肯定,纷纷表示,“点赞,好样的!”

建言献策,让人民群众“行得安”——

在金沙县柳塘镇,新改造的人行步道干净整洁,一旁车辆来往穿梭,集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风貌焕然一新。

柳塘镇三岔路至贵金古高速路出口,是柳塘镇连接集镇核心区域与高速路出口的关键交通枢纽,全长490米,平日人流量、车流量都比较密集。

民声何以变民生?以前,该路段人行步道存在路面破损、狭窄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居民出行。金沙县柳塘镇人大代表金锋华、马志金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整理群众意见,提出了改造人行步道的建议。

在金锋华、马志金的积极建议和有力推动下,改造人行步道项目得以落地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铺设了路面、构建合理排水系统外,还安装了人行步道护栏,有效分隔行人与车辆,防止意外碰撞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升行人出行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这条路原来很窄,车子也比较多,人们走在路上不安全。人行步道修好以后,大家可以走人行步道,我们也更放心了,而且家门口的台阶也修平了,出行方便多了。”柳塘镇村民对人行步道改造带来的效果和好处给予肯定。


产业引领

有效促进人民群众就业增收

如何在发展产业中带动身边群众发展、增加收入?代表们深耕细作,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变废为宝,“新农人”实现一举多得——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在大方县小屯乡市院村田埂上,市人大代表、大方县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成美已踩着露水前往牛舍。来到牛舍,杨成美伸手摸摸牛背上的鬃毛,又看了看墙上的温湿度计,动作十分熟练。

值得一提的是,在牛舍里,有样看似“脏”的东西,是名副其实的宝贝——牛粪。

从20头“试验牛”起步,到今年存栏量200余头,预计年产值达1500万元,杨成美创造的不光是肉牛效益,更是将牛粪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软黄金”。“利用牛粪养殖蚯蚓,不仅能够卖蚯蚓和有机肥,还能通过有机肥厚植猕猴桃基地。”谈起这套“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杨成美头头是道。

在杨成美的10余亩蚯蚓床上,每年3000吨牛粪被转化为30000斤蚯蚓和600吨有机肥。昔日的污染源,成了村民口中的大宝贝。“一开始没想到牛粪的转化利用还有这么高的价值,现在收入比以前强多了!”正在基地采收蚯蚓的村民感叹道,他们在杨成美创办的合作社上班这些年,有的已经发展成为了合伙人。

杨成美发起建立的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120户社员。通过“统一技术、分散种养、保底收购”模式,30余户村民实现长期就业,人均年收入1.5万元至2万元。上百个季节性岗位,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务工,户均年增收4000至6000元。

“乡村振兴是一锨一镐干出来的,我还想依托小屯乡的田园风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蚯蚓科普馆、有机采摘园等项目,让绿水青山变成乡亲们的‘金山银山’。”说起下步发展,杨成美信心十足。

匠心生产,“彝姑娘”牌产品声名远扬——

每当走进毕节彝姑娘特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一线生产厂房内,总能看见省、市、区人大代表、毕节彝姑娘特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琴同工人们在忙碌着。他们在用心用情生产黄粑、豆腐乳、苦荞饭等特色食品。

周琴作为黄粑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经过多年的坚持和有益探索,凭借精湛的制作工艺,不仅把黄粑做出了名气,还打造出了“彝姑娘”牌系列产品。目前,“彝姑娘黄粑”已研发出糯米味、玫瑰味、荞麦味等多种类型的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同样,“彝姑娘”牌苦荞饭、豆腐乳等特色产品也深受消费者喜欢。这些产品不仅在毕节销售,还销往省内其他市(州)和省外超市。

如今,毕节彝姑娘特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拥有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30余人,员工就业稳定、拥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周琴还将促进农户增收放在重要位置。毕节彝姑娘特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长期与周边乡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9个乡镇1000多户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规划了200亩苦荞、400亩红高粱、200亩酥麻的原料基地,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植根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毕节市各级人大代表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在服务民生与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作者: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信息科  苏用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