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安顺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为“两城三基地”加快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是全省人大服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贵州实践的重大创新和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在安顺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结合安顺发展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省人大工作部署与市委工作要求的切入点,在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中系统谋划推进“两城三基地,代表在行动”工作,广泛组织动员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展现风采。


引导代表服务大局 凝心聚力“两城三基地”建设

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是省委、市委今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安顺人大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突出重点、盯住关键,主动在发展大局中找“坐标”,把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与聚焦服务推动“两城三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今年3月初制定《安顺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建设‘两城三基地’,代表在行动”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细化成22项具体工作,从紧扣“大抓产业”做文章、 紧扣“大抓项目”下功夫、紧扣“大抓招商”勇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参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推动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助推“两城三基地”建设上来,确保活动开展有落头,助推“两城三基地”建设有抓手。组织召开2025年“建设‘两城三基地’,代表在行动”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形成“一县一方案”。

同时,坚持以深化“四个联动”,联动全市中心工作,联动上下级人大,联动人大机关各委室,联动人大代表“双岗建功”,进一步凝聚了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共同推动“两城三基地”建设的强大合力。


扩大代表工作参与,依法保障“两城三基地”建设

不断完善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参与的机制,围绕2025年度常委会工作要点以及2025年度代表工作计划,引导代表积极参与立法、监督等工作,为服务推动“两城三基地”加快建设发挥代表作用。

在立法方面,注重发挥专业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与代表沟通,广泛征求各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邀请代表参与贯穿法规立项、调研、起草、审议全过程,制定出台了《安顺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N”立法规划(2025—2030年)》。在代表们的积极参与下,高质高效完成了促进安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法规——《安顺市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条例的出台,将有效促进安顺一流城市建设,推动我市旅游业从单纯的自然观光游向多维度的观光、休闲、康养、文旅、体旅、旅居转型升级。

在监督方面,聚焦服务推动“两城三基地”建设,建立定期督导推动重大项目和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并充分发挥代表行业和专业优势,以“一对一”挂钩联系监督的方式,不定期对“两城三基地”项目建设开展明察暗访,及时收集项目方和周边群众意见建议,为常委会决策和项目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切实提高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围绕服务推动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了《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赋能航空产业城高质量发展等专项工作报告。

在重大事项决定方面,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相关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专题调研,积极回应省委省政府对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的殷切期望,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出台《关于促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加快建设的决定》并在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使市委的决策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围绕加快推动算力产业加快发展,与贵阳、贵安同向发力,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算力产业发展的决定》,对助力安顺与贵阳、贵安形成产业联动、生态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作出人大代表应有的贡献。


鼓励代表双岗建功,积极投身“两城三基地”建设

推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化“建设‘两城三基地’,代表在行动”工作,人大代表始终是基础、是主体、是主力。今年以来,安顺市人大积极引导代表正确处理执行代表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组织3名全国人大代表、48名省人大代表、327名市人大代表、1396名县人大代表、4025名乡人大代表既立足代表岗位建言献策、又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积极投身“两城三基地”建设主战场,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成绩、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当好桥梁。按照《安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办法》等文件要求,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走进代表联络站(室)、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开展各级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把党的声音带到人民群众中,把社情民意和人民呼声反映上来,当好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二是作好示范。引导各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服务发展。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肖正强退伍不褪色,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交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平元答卷”。省人大代表、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敏长期深耕职业教育,强化职教融合,助力学生练就过硬本领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市人大代表、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潘年锋,组织完成400多项新产品铸件的研制,有力推动了航空装备用铸件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添砖加瓦。区人大代表、安顺秀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然以黄桃美食为媒深化文旅融合,以“赏桃花、品鲜果”活动带动宁谷镇旅游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发挥代表建议作用,精准助推“两城三基地”建设

把开展代表建议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人民力量,助推“两城三基地”加快建设的重要工作抓手来抓,鼓励引导代表围绕“两城三基地”加快建设提出意见建议,积极为安顺市高质量发展把脉寻方、建言献策。

一是做好人代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省、市人大代表分别提出“两城三基地”相关建议28件,其中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推动安顺市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关于做好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建议”被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重点督办建议,使建议办理得到了省直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更好服务保障安顺市一流旅游城市和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的建议”“关于完善安顺市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的建议”等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重点督办建议,通过各委室充分发挥专业监督优势,以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听取专项汇报、联系代表等形式,及时督促指导承办单位扎实推进建议办理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推动“两城三基地”加快建设组织开展安顺市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专题调研,调研期间收到代表相关意见建议19条,并已按照相关程序转交有关部门。

二是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工作。今年以来,围绕加快安顺高质量发展,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意见建议2条,经组织相关委室认真研究后转相关部门办理。同时,围绕“两城三基地”建设,在安顺人大门户网站、网上代表联络站、代表履职平台开展“我为安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广泛征集各级人大代表对安顺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更好服务“两城三基地”建设

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结合新修订的《代表法》的颁布实施,把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引导代表站稳政治立场、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不断增强服务“两城三基地”建设的能力。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教育培训办法》,统筹初任培训、代表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推进代表培训工作系统化、专业化。今年5月,在深圳人大干部培训中心举办一期培训班,60名市人大代表参加培训,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和新修改的代表法等内容;组织安排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参加省人大组织的培训15期130人次,代表的政治素质、法治意识和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用好信息化平台。坚持用好“一点一站一平台”线上、线下三个载体,充分发挥各类载体服务代表、组织代表服务人民群众及中心工作的“双服务”作用,畅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邀请科技公司专业人员对各选区代表团进行分类培训和指导,力争做到市级代表线上履职登记全覆盖,加强网上信息的动态更新并不定期通报,让信息化手段更好服务代表履职,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做到代表学习培训需求、对象、内容、形式“四个精准”,突出人大特色,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