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人大:锚定高质量 代表勇担当
近年来,剑河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持续深化拓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主动作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紧盯“三个抓实”,增强代表履职效能。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增强履职效能的重要抓手,紧盯人大系统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抓实代表履职培训,全面提升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综合能力。一是抓实政治引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代表培训会等载体,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教育,组织赴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27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00余人次,印发《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理论武装不断巩固,纪律规矩守得更牢,政治素养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履职筑牢了思想根基。二是抓实制度建设。结合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修订完善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20项,制定出台《剑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代表履职内容、履职方式和考核标准,建立代表履职档案,详细记录代表参加会议、提出建议、开展调研、联系群众等履职情况。三是抓实学习培训。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修订的《代表法》等重点内容,构建“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培训体系,按领域制定差异化方案。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宪法法律、人大业务和乡村振兴政策,组织25名代表赴海口学习,选派17名代表参加省州培训。创新“线上+线下”模式,依托“学习强国”、贵州网院等平台,培训代表1350余人次,有效拓宽学习覆盖面,增强代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为广大代表更加主动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三个聚焦”,把牢代表履职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主要任务,坚持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服务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人大高质量监督履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联系群众。坚持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丰富代表履职内容和载体,以代表联络站(室)为平台载体,全县四级人大代表齐发力,不断拓展深化联系群众方式。全县13个代表联络站、23个联络室和14个网上联络站实现从“建好”向“用好”转变。创新打造“移动联络站”,延伸履职触角,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2025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8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600余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个。如,岑松镇人大组建58名代表参与的流动履职队伍,开展走访调研5场,覆盖全镇17个村(居);观么镇人大建立“群众点单—代表接单—部门办单”闭环机制,收集意见162条,解决问题138个,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把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到实处。二是聚焦调研监督。围绕年度“一要点三计划”,健全“选题共商—方案联审—进度跟踪”机制,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邀请广大代表参与人大专项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监督全过程,广泛听取代表建议意见,列席常委会会议并积极建言献策,累计组织代表参与调研120余人次,代表列席会议53人次并提出建议87条,推动解决问题20余个。三是聚焦建议办理。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原则,对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办理和答复实行全流程跟踪监督。健全建议提出前沟通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跟踪督办”。坚持和完善县领导重点督办、各专委会对口督办代表建议制度,建立健全代表建议办理机制。2025年以来,对219件代表建议开展全覆盖督办,推动承办单位与代表“面对面”沟通,建议办理面商率、答复率和一次办理满意率均达100%,其中134件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学生就近入学等一大批民生问题。
抓好“三个助力”,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先进性,立足本职岗位,依托行业优势,各展所长、各尽其责,不断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一是助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人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人大代表融入到全县中药材加工、风电场项目建设、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加工等经济建设中来,组织广大代表围绕全县中药材、生态渔业等领域开展视察,在推动园区改革、产业发展等领域中积极助力,为全县“一主两辅”产业布局贡献人大智慧、提出人大建议。二是助力乡村振兴。广泛动员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积极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目前,代表创办企业19家,成立合作社49个,带动就业人数3571人,累计增收1289.18万元;创建产业基地42个,带动就业人数3799人,累计增收1036.6万元。如,县人大代表张承财引进香柚种植100余亩,探索“农业+旅游”模式,牵头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县人大代表欧明光带动86户群众种植钩藤、茯苓、黄精等中药材2000余亩,年产值200万元;磻溪镇人大代表张秋凤研发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带动200余户发展养殖,助力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2025年4月获“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三是助力社会治理。坚持将代表履职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引导代表参与环境整治、矛盾纠纷、防汛救灾减灾等工作。在今年汛期期间,组织200余名人大代表参与风险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派出30余名代表和机关干部驰援榕江抗洪抢险,组织代表开展爱心捐款,充分展现人大担当精神和奉献情怀。同时,加大代表履职宣传力度,深入挖掘高质量发展和抗洪抢险中的先进事迹,向省州人大报送代表事迹材料18篇,通过剑河人大内刊和微信公众号刊登21篇,1名抗洪抢险队员获州级表彰,形成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剑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潘盛远、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