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佳荣镇人大创新“联络站+”模式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贵州荔波县佳荣镇与广西环江县驯乐苗族乡山水相连、民俗相近、语言相通,为促进两地区区域协同发展,近年来,荔波县佳荣镇人大以创建跨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纽带,聚焦边界联治、民族交流、产业发展等方面,创新“联络站+”模式,通过加强双方日常工作、民俗文化上交往交流,进一步推动跨区域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联络站+边界治理,开启边区调处新通道。积极探索建立边界人民调解协作机制,成立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佳荣镇设立“和谐边界联络站”,定期研究分析边界地区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及处置机制,打造集矛盾排查、纠纷调处于一体的跨区域综合治理平台。同时,以跨省(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纽带,创新建立“边界走访”轮值制度,两地代表每月定期联合走访边界村寨,通过“问题联排、诉求联办、项目联建”的工作模式,有效预防和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解决黔桂边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全力构筑和谐边界打造平安边贸小镇奠定了基础。今年来两地共协调化解矛盾纠纷4起。
二是联络站+宣教并行,奏响边区文旅新乐章。荔波县佳荣镇人大以跨省(区域)代表联络站为纽带,对坤地村红七军宿营地遗址进行提质升级,充分挖掘地方民族特色资源,精心打造集红色教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宿营地,实现红色基因与民俗文化、边界交流与节庆活动、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结合边界村民语言、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的特点,定期组织边界地区乡镇进行深入学习交流,邀请边界乡镇参加“卯节”“七月半”“新米节”“四月八”等少数民族节日,促进边区群众友好和谐相处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5年双方在边界村组开展联创活动6次。
(两地群众常态化联谊活动现场)
三是联络站+产业发展,激发边区发展新动能。积极发挥联络站桥梁纽带作用,打破地域壁垒,推动广西驯乐乡、佳荣镇两地产业融合发展,盘活边界经济活力源泉。通过联络站组织两地党委、农业部门到佳荣镇威岩村平木坝区辣椒种植基地、拉祥村蚂蟥养殖基地产业示范点现场观摩产业发展情况,分享强化已有产业、谋划引进新型产业发展经验。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合作,邀请驯乐乡、佳荣镇农业技术人员到村级开展现场教学,传授群众罗汉果、稻田养鱼等产业种植技术。同时发挥边界产业延伸作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木材交易,带动边界居民增收。通过“联络站+技术+农户”模式,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截至目前组织交流培训12次。(荔波县人大常委会 廖明华 佳荣镇人大 邹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