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人大代表覃想连: 乡土绽芳华,巾帼代表领振兴
在群山环抱的新荣村,提到覃想连的名字,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曾在商海打拼多年的女能人,毅然放弃城市的繁华,回到生养她的故土,以县、镇人大代表和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的双重身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挥洒汗水,用一棵“通草” 编织出全村的致富梦,生动诠释了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的庄严承诺。
一、毅然归乡,肩负双重使命。曾经的覃想连,在县城经营着一家小有名气的商铺,生意红火,日子过得安稳富足。但每次回到新荣村,看到村里闲置的荒地、泥泞的道路以及乡亲们脸上难掩的窘迫,她心中便五味杂陈。“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家乡的穷根不除,我心里始终不踏实。”2017 年,覃想连当选为镇人大代表,这份荣誉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在一次镇人大组织的乡村发展调研中,她走遍了新荣村的角角落落,与留守老人拉家常,跟返乡青年聊想法,理思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像一根针,深深刺痛了她。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萌生,那就是弃商归乡,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致富路。
二、慧眼识草,开启致富之门。回到村里,覃想连没有急于行动,而是沉下心来仔细调研。由于新荣村山多地少,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益低下,村民们辛辛苦苦一年,除去成本所剩无几。“必须找到一个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才能让乡亲们真正富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参加镇人大代表培训时,听到了关于通草种植的介绍。通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而且适合山区种植,管理相对简便。在考察过程中,她详细询问了通草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市场价格等情况,还亲自查看了通草的生长状态。当了解到通草当年种植就能见效,且每亩收益远高于传统作物时,她更加坚定了发展通草种植的想法。“新荣村的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合通草生长,这或许就是我们村的致富密码。”2017年,她自掏腰包,说服家人一起租赁了70余亩荒地,开始试种通草。为了种好通草,她聘请了农业专家入村指导,自己则全身心扑在田地里。从选种、育苗到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秋天,试种的 70 余亩通草喜获丰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时,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不少人主动找到覃想连,了解通草的种植方法。
三、创新赋能,激活产业活力。为让通草产业真正扎根新荣村,覃想连不仅构建“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更以创新思维为产业注入持久动力。她利用人大代表培训中接触到的农业科技资源,计划引入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和物联网管理系统,这样就能通过手机 APP 即可实时查看通草生长数据,指导村民科学浇水施肥,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让亩产提升约15%。针对通草加工附加值低的问题,她调研市场后引进通草初加工设备,组织村民学习通草切片、烘干技术,将原料加工成中药材半成品,使产品溢价空间提升 30%。村里的加工厂还优先吸纳留守妇女就业,让她们实现 “家门口挣钱”。
四、薪火相传,培育振兴梯队。覃想连深知,乡村振兴不能仅靠个人力量,必须培养本土人才队伍。她以“传帮带”模式搭建成长平台:设立“通草种植实训基地”,邀请农业院校专家定期授课,选出20名返乡青年组成“创业先锋队”,由她亲自带队到外地考察学习,鼓励年轻人探索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建立 “妇女互助小组”,发挥农村妇女在产业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技能比拼、经验分享,让更多女性从“家庭主妇”变身“产业能手”。如今,村里 80% 的通草种植户都有妇女参与管理,女性成为产业发展的“半边天”。
五、带头示范,带动全村参与。为了让通草产业真正扎根新荣村,成为惠民的好产业,她多方发力,构建起 “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在种植环节,针对部分村民缺乏资金的问题,她利用人大代表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为种植户争取小额信贷资金支持;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户,她自掏腰包为他们垫付种苗购置费用。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通草种植的队伍中。在销售方面,为了提高种植效益,保证通草质量,她牵头成立了新荣村通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 “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的模式,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常驻新荣,随时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从种苗培育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收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跟踪服务,确保供种、管理一致,产品质量优良,产品竞争力强。
六、硕果累累,书写振兴篇章。在覃想连代表的带领下,新荣村的通草种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70余亩,到如今的6000余亩,通草成了新荣村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2024年,仅通草种植一项,全村收入就突破了千万元,户均增收3万余元,真正实现了 “一棵通草致富全村”。通草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书屋、卫生室,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滋润。
作为县人大代表,覃想连始终牢记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的宗旨,积极为村民发声代言。她多次在县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建议,诸多建议都得到了采纳落实。村里的灌溉水渠、产业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都离不开她的奔走呼吁。
在村 “人大代表联络室”定期接待村民来访,倾听村民的心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是覃想连的“规定动作”。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只要找到她,她都会尽心尽力去解决。如今的新荣村,通草郁郁葱葱,村民笑容满面,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覃想连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担当。
(图为覃想连代表深入群众征求各种意见和建议)
(图为覃想连代表深入产业基地查看产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