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绍敏赴贵阳市督办第7号省人大代表建议
6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蓝绍敏率调研组赴贵阳市开阳县,督办省人大代表《关于提升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水平的建议》(第7号),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开阳县紫兴东湖小学,伴随着郎朗的读书声,蓝绍敏走进教学楼、食堂,察看学校主体建筑、教学软硬件设施、营养午餐供应等情况,详细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融入集体、心理状态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学历构成等情况,强调要兼顾学校建设的速度和效率,确保各项设施设备合法合规、高质量投入使用。要科学核算营养午餐原材料、人工、水、电、气等成本,保障相关经费投入。来到禾丰乡开阳县民族学校,蓝绍敏走上操场观摩学生课间操,走进教室询问中小学衔接、寄宿条件以及学生民族构成、教师工作积极性、收入满意度等情况,充分肯定学校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工作,强调要充分尊重民族习俗、持续不断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蓝绍敏在开阳县紫兴东湖小学调研
蓝绍敏在禾丰乡开阳县民族学校调研
调研期间,蓝绍敏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贵阳市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汇报建议办理情况。蓝绍敏指出,围绕推动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发展,人大代表察民情、聚民智,政府部门解民忧、惠民生,工作成效合民意、得民心,共同推动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值得肯定。
蓝绍敏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是人手人才的“孵化器”、四新四化的“发动机”、造梦追梦的“梦工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升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推动农村学龄儿童适应时代变迁,成长为未来合格的劳动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蓝绍敏强调,要夯实教学设施基础,对照优质均衡发展国家标准,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要求,稳步推动乡村校园、校舍、设备、环境提档升级;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乡村教师数量、质量双提升,解决乡村教师后顾之忧。要推进教育质量均衡,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健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全面教育模式,帮助农村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提升综合素质。要常态化组织乡村教师、农村青少年学生到贵州希望实验学校交流教学和插班游学,积极推动山里孩子进城交朋友、看世界,为乡村孩子推开一扇“开眼的窗口”,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要坚守教育安全底线,铸牢乡村学校人身安全的铜墙铁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等工作机制,全方位全链条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加强规范中小学校外供餐管理,切实保障师生用餐安全和营养健康。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预防机制,提高心理干预和疏导能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省人大选任联委主任委员王凤友,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王贵,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选任联委副主任委员韩佐芝,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直相关部门、贵阳市、开阳县相关负责同志陪同。(文图: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王晓琳 文媛 文图: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文媛 杨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