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人大常委会:构建“1988”工作格局 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对毕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11345”总体思路,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创新构建“1988”工作格局,全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紧扣大局,聚焦1个总体目标。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聚焦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人大各项职权职能作用,不断推动新时代毕节人大工作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紧扣实际,引导9个专委会发力。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市人大选举任免联络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制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等9个专门委员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依法履职、共同发力,担当尽责、主动作为,确定一个主题、主攻一个方向、打响一个品牌,积极开展8项主题活动、8项专题调研,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人大工作中,形成市人大常委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紧扣重点,推进8项主题活动。为凝聚起市人大常委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积极作为,紧扣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开展8项主题活动,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主题活动一:市人大选举任免联络委员会开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着眼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各级人大代表为主体,以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为依托,推动代表当好乡村振兴宣传者、践行者、代言者、监督者。
主题活动二: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开展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主题活动,加强对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强化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跟踪监督,持续通过建好用好管好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开展监督。
主题活动三: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开展“文明乡风·教科文卫在行动”主题活动,注重发挥代表宣传引导、模范带头、桥梁纽带、建言献策、监督推动作用,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家庭创建等工作。
主题活动四: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人大在行动”主题活动,结合毕节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列为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执法检查的固定选题,充分调动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主题活动五: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开展“产业旺·乡村兴”主题活动,积极推动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推进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立法,强化对国储林项目建设、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落实“四个留下”措施等工作的监督,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
主题活动六: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开展贵州环保行主题活动,聚焦乌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组织新闻媒体、人大代表、相关单位人员对乌江流域生态环保进行检查监督、典型宣传,形成“爱我乌江、护我乌江、建设乌江”的浓厚氛围。
主题活动七: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开展高质量立法助推乡村振兴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农村国有资产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立法前期调研,持续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不断提高法规起草和审议质量,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主题活动八: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开展“聚焦一老一少”主题活动,不断推进《毕节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对毕节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全市贯彻实施,努力促进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紧扣中心,开展8项专题调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市委“11345”工作思路,聚焦乡村振兴、国有资产管理、旅游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人力资源开发等8个方面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切实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推动落实,有力助推各项工作开新局。
专题调研一:市人大选举任免联络委员会组织驻毕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开展毕节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听取市人民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参加专题调研的代表从巩固脱贫成果、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村综合环境整治、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强化工作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9条意见建议。
专题调研二: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对全市国有资产机构人员、资产负债、资本运行、资产使用、工作成效等总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指出存在的资产运行效益低、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融资担保专业人才缺乏等19个方面问题,提出“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管理,推动行政事业资产提质增效;创新机制,推进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强党建,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水平”4条对策建议。
专题调研三: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开展全市旅游产业化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对景区建设管理运营、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全域旅游打造等情况进行调研,指出存在问题4个,提出对策建议4条,助力全市旅游产业化发展。专题调研四: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开展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贯彻实施情况专题调研,立足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全市民族地区发展规划编制、产业发展等7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解,指出存在问题4个,提出“加大‘一法两规定’宣传力度、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民族地方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等对策建议4条。
专题调研五: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开展毕节市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主体、用途等情况,发现“缺乏健全的流转服务机构、缺乏成熟的流转交易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保障制度、缺乏完善的土地仲裁体系”等问题6个,对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后,并建议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规章先行探索实施,待条件成熟后制定地方性法规。
专题调研六: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开展毕节市物业管理立法暨毕节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污水处理专题调研,找准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为制定毕节市物业管理条例奠定基础。同时,深入了解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垃圾焚烧等情况,指出存在问题4个,提出对策建议4条,积极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专题调研七: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开展毕节市乡村环境卫生管理立法专题调研,赴宁夏、山西等地进行考察调研,深入各县区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内容、保障措施、法律责任进行调研,提出立法建议5条。
专题调研八: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开展全市人力资源开发专题调研,对全市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进行全面掌握,指出存在“人力资源开发支撑力不够强、人力资源含金量比较低、人力资源结构性不合理、人力资源利用率不够高”4个主要问题,提出“构建人力资源开发新格局、着力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环境、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4条对策建议,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向市委报送,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周建琨作出批示指出:“建议很好,有针对性和操作性,送政府及相关部门参考借鉴。”通过专题调研,进一步推动我市从人口大市提升为人力资源大市,切实在我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征程中发挥作用。(文/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罗运欢 苏用林)
更多人大新闻,请关注贵州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