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这样看延安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延安,童年时就开始向往的革命圣地。

  那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浪花翻滚的延河水,枣园里那彻夜不熄的灯光、杨家岭那传向四方的电波,还有那鲁艺的铿锵锣鼓、抗大的朗朗书声,都曾久久地深情神往。

  贺敬之的诗篇,常常在胸中激荡;李光羲的歌声,常常在耳边回响。如今,终于来到了延安,轻轻地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这里的一切一切,都令人激动,都令人震撼,也都令人深思。

  感谢延安,让人在这里不仅在情感层面、更在理性层面理解了这片圣地的真正内涵,认识到延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圣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宝藏。

  感谢延安,让人在这里切身地体会和感悟到: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只要来到里,就不仅可以得到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更能找到信念的力量、理想的支撑、血脉的接续、奋斗的激情、思想的淬火、格局的扩展、作风的锤炼、党性的提纯。

 

 

  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延安革命纪念馆、抗大纪念馆、四·八烈士陵园,这里的史料使人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只有在任何时候都坚定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革命的事业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会从挫折中走向胜利、从胜利中不断地走向新的胜利。

  当年,毛主席和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来到延安,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在那样危难的情势下,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哪里会有后来的新中国?正是由于他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使中国共产党和所领导的红军不仅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而且在陕北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开辟了稳固的陕甘宁边区,使革命的势力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理论不断成熟、我们党也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取得全国的解放。

  所以,作为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更要发扬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的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章党纲,牢记入党誓词,固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信仰。

 

 

  实事求是——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凤凰山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桥儿沟革命旧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旧址,这里的故事使人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不断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不犯或少犯“左”的或右的错误,使革命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线不断前行。

  当年,毛主席和党中央正是以彻底的实事求是精神与态度,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地调整战略和策略,与国民党组成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将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及时调整了军事战略方针和对地主、富农、资本家及中小商人的政策方针,使党顺利地实现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转变,最大限度地赢得了民心,使我们党发展壮大,成为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作为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凡事都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既不墨守成规,也不急躁冒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保证事业成功。

 

 

  艰苦奋斗——任何时候都要保持

  王家坪革命旧址、南泥湾大生产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这里的足迹使人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必须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永远不做李自成,只有这样才能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埋头苦干、夙兴夜寐、艰苦创业,构筑起共和国的千秋大业。

  当年,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延安,住土窑、睡土炕,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身上生着虱子、虮子、跳蚤,点着油灯、吃着杂粮,但是他们却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不仅坚持着各种对敌斗争,而且开创各项革命事业,办教育、办医疗、搞文学、搞商业、开展生产、推动民主,自己还刻苦读书、刻苦钻研,写出大量理论巨著,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硕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沿着正确道路取得全国胜利。

  所以,作为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更要牢牢保持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反对贪图享乐、奢靡浪费、大手大脚等歪风邪气,努力把“艰苦奋斗”这一传家宝继承下来、传递下去,确保革命事业兴旺发达、人民江山代代相传。

 

 

  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要铭记

  枣园张思德广场、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延安南区合作社旧址,这里的往事使人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共党员的身份和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当年,毛主席和党中央在延安,虽然日理万机,却始终惦记着人民的冷暖。一个村庄里妇女不能生孩子的事情都会牵挂着人民领袖的心,他专门找来医疗专家提出解决办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发表演讲,树立起张思德这样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首次明确提出我党我军的唯一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昭示我们共产党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当年,习近平同志等北京知青在延安摸爬滚打、战天斗地,为改变老区落后面貌、改善老区人民生活奉献了青春,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

  因此,作为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更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

 

 

  党性锻炼——任何时候都要强化

  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清凉山革命旧址,这里的点点滴滴都使人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必须时刻坚守共产党员的本质属性,时刻强化党性锻炼、时刻进行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高尚情操、远大理想和宽广胸怀,使党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年,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在延安,在那样艰难困苦、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不忘始终坚持开展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集中代表全中国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不仅全面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的党性修养,从根本上转变了党的作风。这期间产生的有关党性修养的专著,包括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党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树立了典范。

  因此,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强化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越来越复杂多变,作为共产党员,就必须保持共产党员的定力,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起来,坚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动摇,弘扬延安精神,继承前辈传统,汲取精神力量,发扬优良作风。

 

 

  走进延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人感到亲切;发现延安,这里的一山一水都让人感到深沉;思考延安,这里的一砖一石都让人感到凝重;告别延安,这里的一景一物都让人感到眷恋。

  带着在圣地的精神洗礼、带着在宝藏的精神浸润,离开延安时,笔者写下这样几句感言:

山河苍莽留圣迹,

草木葱茏续史名;

大地无声千秋业,

箕裘踵武为斯民。

 

   本文作者:金果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