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学代表:带领群众收获“金叶子” 鼓起“钱袋子”
在大方县牛场乡立新村村民的心中,刘文学是一个很“扎板”的人。作为乡人大代表、立新村副主任的刘文学,一直以来都始终践行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奉献、担当、较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使立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深受群众好评。
刘文学在烤烟种植基地指导
牛场乡属于烤烟种植大乡,一直以来,牛场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采取“连片种植”的模式,把种植烤烟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每年4月到9月都是烟农们最忙的时候。这近半年的时间里,是刘文学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他每一天的生活轨迹基本上是这样的,每天早上8点前,他就下到烟田。从烟田整治、起垄覆膜开始,到烟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再到打顶抹杈、烟叶采收、烘烤、分级扎把等,烤烟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他的忙碌的身影。
他主动联系烟站技术员和乡农服中心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引导烟农科学种植,在基础设施建设、种烟技术等方面提供帮助,从而保证采收烟叶等级高、品质好,推动烟叶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立新村烟农增收致富,让烟农们真正收获了“金叶子”,鼓起了“钱袋子”。
大方县牛场乡立新村烤烟连篇种植基地
在刘文学不懈努力下,立新村烟叶壮硕连片,随风翻滚成浪。眼下正是烟叶采收和烘烤的关键时节,在立新村连片种植的烟田里,一片片硕大翠绿的烟叶迎风摇曳,烟农们在田间地头忙碌,将成熟的烟叶分层次采摘,再进行编杆、扎把、烘烤、出炉、分拣等程序处理,到处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烟农们正在采摘烟叶,脸上挂满丰收喜悦
“前几年我就种了两三亩,因没有烤烟种植技术,收成还不好,今年在刘主任的带领下,我一口气种了20多亩烤烟,他不仅亲自给我们传授技术,还帮忙联系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你看,我这烟叶长势多好,今年收成肯定少不了。”正在采摘烟叶的群众吴世芬难掩心中的喜悦、笑呵呵地说道。
据悉,在刘文学的带领下,立新村烤烟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群众们的荷包也越来越鼓。走进立新村各烟叶烘烤基地,到处都是烟农们正热火朝天地编扎着烟叶的景象,有的正编秆上炕、有的正拿烟递烤,现场井然有序,烟农们脸上都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烟农们忙碌地编扎烟叶
“现在烤烟收益好,群众种植激情高,烘烤好的烟叶色泽金黄,铺陈开来犹如一地的金叶子,大家尝到了烤烟种植的甜头,劲头也越来越足。烤烟产业作为我们牛场乡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好路子。作为一名人民群众直接选举的基层人大代表,能为群众增收致富服务,既是责任,更是群众的信任。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将烤烟产业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撑、技术指导,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烤烟种植产业。同时,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建设新式烤房,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减低烟农种植成本,实现‘企业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的共赢目标。”刘文学一脸自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