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富群众 参与公益暖民心——记天柱县人大代表赵长春
赵长春,男,60岁,天柱县湖南商会会长。自2016年当选天柱县人大代表以来,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发展羊肚菌产业,解决村民就业难题,帮助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他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真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4月,赵长春联合天柱县湖南商会班子成员、会员及亲戚、朋友,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贵州长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凤城大坝种植羊肚菌350余亩。羊肚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过程需要搭架、起垄、杀虫、盖遮阳网、盖薄膜、铺营养包等,解决了凤城街道新和村、团结村和联山街道移民群众就业140多人。
为解决更多群众的就业问题,赵长春又在团结村建立羊肚菌加工厂,加工厂集烘干、包装、冷藏为一体,团结村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拿工资。为让群众能持续就业,赵长春采取“稻+菌”“蔬+菌”“羊肚菌+西瓜”接茬轮作种植模式,新和、团结两村100多名村民不间断地务工、顾家两不误。2022年,赵长春在凤城大坝发展“羊肚菌+西瓜”轮作产业,发放工人工资达90余万元。
2023年,赵长春带着公司员工,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在凤城大坝、老寨、润松,白市镇新舟等地种植羊肚菌3000余亩,解决了近1000人灵活就业问题,长期就业人员达300余人。
天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万亩大坝2个,5000亩以上大坝3个,1000亩大坝6个,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一直以来,村民“各自为阵”,以传统农耕种植为主,产量低、增收难成了制约天柱坝区产业发展的难点。
赵长春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利用天柱区位、资源等优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土地流转为基础,把散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最大限度提升土地规模效益。他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调结构、兴科技、创高效”的发展思路,着力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羊肚菌+西瓜”产业,亩产羊肚菌250公斤,产值3万元;亩产西瓜3000公斤,产值0.9万元。羊肚菌和西瓜亩产值共计达3.9万元,辐射带动羊肚菌种植合作社12家,西瓜种植户100多户,走出了一条“公司有作为、土地增效益、群众得实惠、集体见收入”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致力于打造本土羊肚菌品牌,赵长春带着公司团队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州农科院、州农业农村局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首席专家+技术骨干+农技指导员”的羊肚菌产业技术团队,新建了菌种研究、营养配制、加工烘干厂房。通过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培育出了“长军”菌等优质品种,羊肚菌在口感、外观、营养、生态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宣传方面,赵长春加大天柱县羊肚菌区域公共品牌宣传。依托黔东南“苗侗山珍”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形象、知名度与美誉度,“天柱羊肚菌”这一品牌频频亮相国家、省、州、县等主流媒体矩阵,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广天柱羊肚菌。
此外,在菌农电商培训上,赵长春也下足了功夫,把菌农培养成网络达人,通过直播带货,向全国各地网友推销羊肚菌,助力天柱县羊肚菌搭上电商“快车”,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目前,天柱的羊肚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及欧洲、美国等国外市场,让羊肚菌种植户从种植到销售均无后顾之忧。
爱心相连,温暖每一个人。5年来,赵长春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春节慰问70岁以上的湖南籍老人30人,发放慰问金3万元;脱贫攻坚期间,参与扶贫捐款、捐物,赈灾,教育捐款、捐物共计50万元;疫情防控期间,号召企业捐水1000件、方便面1000件、口罩2万个;支持天柱教育事业发展,赞助困难学生,支持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等,共计帮扶学校9所,其中小学5所,中学3所,特殊学校1所,帮扶资金达35万元;逢年过节,购买水果、饮料、糖果等去县社会福利院慰问老人,共计慰问5次,慰问老人达400人次。
鉴于赵长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光彩事业上作出的突出贡献,2019年,赵长春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贵州湘商十大创新人物”;2020年,被天柱县凤城街道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赵长春所在的贵州长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黔东南州诚信示范企业。
赵长春表示,他将继续努力创新、砥砺前行,争取在2024年将羊肚菌产业扩大到1万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稿件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陈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