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人大代表刘娟:当发展“领头人” 做群众“代言人”
创办合作社助村民增收,协调校车停靠点方便群众,上门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0余年来,她怀揣对乡亲的爱扎根农村,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她就是贵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花溪区久安乡久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娟。
开拓增收之路 当好发展“领头人”
“刘主任,带客人来参观吗?”
“刘主任,来我家喝杯茶再走呗。”
12月12日,记者随刘娟一起走进久安村,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热情地跟她打起了招呼。
刘娟现年38岁,回忆起10多年前她刚来村里的时候,她笑着说:“那时可不是这般景象。”当时,村民们都带着质疑的目光看她,但在任的几年时间里,刘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让村民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我是四川媳妇,2010年随丈夫来到久安村,2013年,我成为了久安村劳动保障协管员。”刘娟说,她的群众基础也正是那时奠定的。为了更快地融入这个村,她从辅助村委会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开始,慢慢熟悉村里的文件档案资料,分类整理归档,再后来开始入户走访,为大家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就这样,刘娟在村里一待就是10余年。
2021年,刘娟当选久安村党支部书记,她决定要做出更多有利于群众的事,充分赢得大家的信任和肯定。
为了帮助困难妇女增收,刘娟带头创办“荼山黔女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久安村新寨开设人大代表创业点,探索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开拓致富之路。“最开始,我们做的是‘爱为家共享茶园’这个品牌,后来想想,久安景色这么好,何不让顾客留下来喝杯茶,然后带走一些当地产品呢?说干就干,人大代表创业点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妇女的增收之路。”她说,“身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关注民生福祉 当好百姓“贴心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民发声,为久安村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12月12日17时许,校车抵达久安村毛栗组停靠点,在此等待的家长们顺利接到了各自的孩子。“自从有了这个临时停靠点,校车接送学生离村子更近了,我们再也不用步行两公里去接送孩子,这多亏了政府、多亏了刘主任呀。”一位家长说。
曾经,久安村毛栗组的进村路狭窄,校车无停靠点,只能停在距离毛栗组两公里外的地方,“孩子上下学难”成了不少村民头疼的事。有村民向刘娟反映该问题后,刘娟立即进行实地考察,并迅速将情况上报乡党委,积极争取政策、资金。
要解决该问题,土地是绕不过去的一关。刘娟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但有的村民一开始不愿分出土地,他们就只能不断上门做工作。“有的村民家,甚至去了十几趟。”刘娟说,那段时间,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早出晚归成了她的常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娟成功说服相关村民,协调好了土地问题,之后,她发动党员群众,采取村民投工投劳、村委会补助工料的方式,对道路进行加宽、硬化,并向市政协申请资金修建了三条乡村振兴错车道,向花溪区交通局申请修缮四条错车道,打通了校车进组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履职水平 当好群众“代言人”
刘娟有一本笔记本,无论走到哪里,这本子都不离身,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每天的工作。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肩上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刘娟说,为充分发挥自己身处基层的优势,她经常上门入户,广泛听取、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对需要向上反映的群众关切进行归纳梳理,通过意见建议、社情民意和其他途径对上反映,她提出的“关于228路公交延伸至久安乡政府”“关于支持发展大数据及共享农业经济”等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如今,刘娟在村民眼里早已是一名“为村民干实事”的好书记、好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将当好大家的服务员,扎根农村、真诚为民。”刘娟说。(记者 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