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肖正强:交出新时代乡村振兴“平元答卷”
“党和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要尽快传达给群众,鼓励大家一心一意发展产业,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从北京返回工作岗位的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肖正强第一时间宣讲了全国两会精神。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肖正强在宣讲中告诉大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政府会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过去,我们平元村缺乏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不断落地,平元村发展也越来越好。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产业初具规模。我们要抓住国家乡村振兴大发展的机遇,把村里现有的产业持续做强、做精、做大,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让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肖正强说。
值得一提的是,平元村始终坚持用党建引领撬动释放发展内生力,牢牢把握长线投资和短期效益两本“致富经”,不仅在整体上持续推动村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还注重增强产业发展的普惠效益。
平元村实施项目中,“昊禹·稻花乡里”项目的建设可直接带动就业至少150人,间接带动就业至少1500人,还能同步促进本地农业、旅游业、返乡创业就业发展,为本村村民致富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
同时,借力生物科技,打造循环经济“金银山”。通过引进成立集科研、生产、销售、技术孵化为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型环保生物科技公司,实施黑水虻养殖及有机废弃物处理循环利用,使餐厨垃圾变废为宝转化为绿色循环经济。有效缓解农村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环保压力,实现全村生态和经济双“丰收”。
肖正强告诉记者,黑水虻养殖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左右,日均消化餐厨垃圾10余吨。将黑水虻烘干后销往全国,黑水虻虫粪可作为肥料,配套大红袍花椒种植,每年可节约生产用肥成本约30万元。
“我将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履行好代表职责,把群众愿望诉求反映到发展成绩中,努力交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平元答卷’。”肖正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