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人大代表蒋德贵:双岗建功谋发展 聚力产业促振兴
作为基层乡村的领头人,他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带领村民致富,带动村集体增收,倾情奉献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人大代表,他把群众的事儿当作自己的事儿,把基层最关心、最急切期盼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着力点,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谋发展。他就是贵阳市、息烽县、温泉镇三级人大代表,三交村党支部书记蒋德贵。
2016年到2022年,他先后当选为贵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息烽县第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温泉镇第九届人大代表。2020年1月,蒋德贵当上村支书。他说,这些年来,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通过产业激发三交村发展活力,让群众富起来,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在他的带领下,三交村人均纯收入从8700元提高到14000元,村里安装路灯85盏,修建道路43公里,为推进乡村振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升柑橘产业品质,助力农户提增收
深秋时节,从息烽县温泉镇驾车出发,前往地处乌江南岸的三交村。山路蜿蜒曲折,漫山遍野的橘林吸人眼球,成片的柑橘树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阵阵橘香掺杂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
蒋德贵(前)与村民一起采摘椪柑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早在1984年,三交村就开始栽种椪柑苗,但随着椪柑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加之管理缺位,三交村的椪柑产业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直到2020年1月,蒋德贵为解决群众管不好、协会管不到、市场打不开的问题,他召集其他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协商讨论,决定引进贵州浙翰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紧紧抓住发展柑橘产业这个“牛鼻子”,按照“党建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错峰上市”的规划思路,全面盘活“荒地坡土”“闲置土地”等,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占60%、村集体占10%、农户占30%的利益联结机制,种植高品质柑橘400余亩,带动群众种植椪柑3600余亩,实现1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2万余元。
“我家种植柑橘30余亩,产量在每亩2000斤左右,全部销售完纯利润6万多块钱。”“和我们一样的农户还很多”三角村村民兰国霞说道。
“老蒋,现在生猪养殖市场不错,但就是没有渠道,没有资金。”蒋德贵在了解到此情况后,通过三交村集体经济入股的贵州氡之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衔接资金100万元,修建养殖场3000平方米1个,生猪存栏量2000头,实现分红5万元。
面对农副产品滞销的情况,蒋德贵奇思妙想,依托贵州氡润志诚商贸有限公司,对上积极与市人大常委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对接沟通,促使温泉镇农副产品在贵阳市行政中心亮相展销,对下及时与果农、蔬农联系,帮助群众销售“红美人”、白菜、菜籽油、糍粑等农副产品30余种,共计1000余斤。展销一个月以来,共计促农增收5万余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加大了温泉镇的农产品宣传力度。
心系群众急难愁盼,办理实事解民忧
“路灯安装好了,路上亮堂堂的。”温泉镇三交村大元组村民张明福看着家门口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说道,路灯亮了,走夜路安全了,心窝也暖了。
三交村大元组的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
大元组在三交村的最北边上,地形复杂、地处偏远。多年来该组一直未安装路灯,晚上整个村组漆黑一片,村民夜间出行极为不便。蒋德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大元组安装路灯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中,并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20余万元,在大元组路灯新安装85盏。每到夜幕降临,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镶嵌在夜空中,点亮了漆黑的夜晚,也照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好,这件事情就这样说好了,你们双方都同意了,合同上签好字,赔偿款到位,这件事就算是完全解决了。”在三交村村委办公室,蒋德贵对贵州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代表和村民李某说道。
据了解,该公司与村民李某等40户村民的矛盾纠纷始于2年前,因开发矿产资源放炮导致李某等40户村民房屋受损,双方关于赔偿金额问题存在异议,一直未达成和解。蒋德贵通过多方走访,问询了解该事件的前因后果,便将双方约至三交村村委办公室进行调解,理清实事,用心倾听村民诉求,给出合理意见建议,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自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蒋德贵始终坚持法、理、情相融合的服务理念,为群众办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广泛听取民生建议,修建幸福致富路
要致富,先修路。“以前村里只有进村主路比较平整,其余路面坑坑洼洼。每次游客来地里采摘椪柑,只能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人挑马驮往车上运输,费时又费力。”三交村大元组的兰国霞介绍到。
“现在的路修到了椪柑基地。”三交村鸦鹊林李明春高兴地说,通过蒋代表的努力,路终于修好了、拓宽了,夜间骑车也不担心坑洼的地方了,为我们老百姓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
蒋德贵经常到农户家中走访,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在息烽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之际,他提交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3条,其中关于温泉镇三交村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议得到及时解决,成功促成三交村鸦鹊林组路面从原来的1.2米拓宽到1.5米,加宽硬化共计2000米,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
蒋德贵(右一)到村民家中走访
现在的温泉镇三交村的水泥路覆盖到每家每户的椪柑种植基地里,游客直接将车开进农户种植基地里采摘水果。“从田间到居民餐桌的道路通畅了,椪柑的销量也提高了,价格也上来了。”谈起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好处,村里的兰国霞难掩激动。
“路通了,车来了,人多了,发展产业更有力了。”蒋德贵说,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积极助力三交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资金修建道路共计43公里,包括5.5米宽的产业路13公里,4.5米宽的组组通公路9公里,3.5米宽的机耕道21公里。
脚沾泥土,深耕基层,助力乡村振兴,让村民有甜头、有奔头,是责任,也是担当。蒋德贵表示,作为人大代表和村支书双重身份,下一步他将结合“两改两治理”,利用生猪养殖项目,解决人居环境中的秸秆燃烧难题,将秸秆发酵,制作成发酵床养殖黑猪,实现农业养殖“内循环”,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撰稿人:浦仕梅 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