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关于贵州省2008年1—8月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2008年9月23日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财政厅厅长  李 岷


省人大常委会: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2008年省本级1—8月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今年1—8月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克服雪凝和洪涝灾害给财政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的理财思路,加强财政征收和支出管理,认真执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保运转、保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8月财政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一)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省财政收入情况: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4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4%,增收82.58亿元,财政总收入进度完成71.5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5.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 3%,增收43.9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进度完成71.05%。
  2、全省财政支出情况:全省财政支出完成468,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5%,增支103.81亿元,支出进度完成65.36%。
  3、省本级财政收入情况: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0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2.99%,比上年同期增长25.53%,增收11.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共完成4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8%,增收8.15亿元。非税收入共完成16.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7%,增收3.44亿元。中央各项补助581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236亿元,主要是中央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增加。
  4、省本级财政支出情况: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7.68亿元,为年初预算的64.25%,比上年同期增长7.53%,增支7.54亿元。省对下各项补助319.88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62.86亿元,主要是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随着中央对我省的补助增加而增加。
  从1—8月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带动了财税收入平稳增长。1—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17.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75.15亿元,增长12.8%,全省经济正逐步摆脱年初灾害的不利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在此基础上,全省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认真做好收入征管工作,税收收入累计实现23.89%的增幅,其中增值税、消费税两大主体税种增幅均有所回升,分别增长22.9%和12.37%。全省财政总收入进度完成71.53%,较时间进度加快4.86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额达442.5亿元,已接近2006年的全年完成额。二是省级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全省支出进度为历年同期最快。1—8月,全省财政支出累计完成468.01亿元,进度较上年同期加快1.92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历年最快。省本级累计支出107.68亿元,实现增长7.53%,剔除去年同期中央拨付车辆购置税支出19.61亿元的因素(今年预计在9月份拨付),省本级支出同比增长33.71%。全省和省级支出进度明显加快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做实了年初部门预算,刚性预算得到强化,财政支出的计划性和均衡性增强;另一方面,省财政对上半年进度不够理想的支出项目认真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度、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落实资金,下半年以来的支出进度明显加快。
  (二)今年1—8月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今年上半年的财政工作情况已于7月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了汇报,根据各位委员和财经委的意见、建议,我们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关注民生,帮助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较好完成收入预算的基础上,按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科学调度资金,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支农等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资金需要。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综合考虑县级统计口径和雪凝灾害等因素,扩大了保障面,全省农村低保人数从2007年末的256.7万人增加到324.4万人。同时,提高了补助标准,从7月1日起,全省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从上年的360元提高到460元。目前,省财政已拨付前三季度的农低保资金9.42亿元,其中,拨付第三季度资金3.8亿元。二是落实农民增收措施,确保各项惠农补贴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截止8月底,省财政已及时将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生活补助等对农补贴项目,共计21.9亿元资金通过农民补贴网和“一折(卡)通”兑付到户,其中,综合直补资金达到17亿元, 比上年增加了11亿元。三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所需资金,1—8月,省级财政拨付资金8.73亿元,用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拨付资金1.78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拨付资金4.5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的寄宿生进行补助。拨付资金4.06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8月6日,省政府与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签订了《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责任书》,明确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总额为39.94亿元,在2009年12月底前全部偿清。截止8月底,省财政已按照财政部《关于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补助办法的通知》要求,按照因素法拨付“普九”债务资金15.38亿元,其中省级配套2.5亿元。四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按照中央要求,从2008年起,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从人均20元提高到40元。省委、省政府决定我省地方财政提高的20元由省财政全额承担。2008年,省财政计划补助各地新农合资金9亿元,目前已下达8.35亿元,完成预算的92.8%,我省88个县共有2832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从上年的85%提高到92%。安排2亿元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支持我省农村村卫生室建设,每个村卫生室补助5万元。计划11月底完成4000个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届时,设备齐全、“四室”分开(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值班室)的新型村卫生室将对村民提供医疗服务,逐步解决农民就近就医问题,同时,各级相关部门正逐步加大对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村级卫生室的服务水平。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地区扩大到7个市(州、地),参保人数达到305万人,中央财政对参保人员将按照每人每年4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省财政已安排2909万元补助资金用于配套。五是切实做好灾后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确保救灾和维护社会稳定资金及时落实到位。面对今年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各级财政部门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积极筹集资金,加强资金调度,保障救灾需要。在凝冻期间,省财政共拨付救灾资金和灾后重建资金15.59亿元,其中省财政安排2.55亿元,为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帮助各地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针对今年的洪涝灾害、社会突发事件和企业维稳等各项工作,省财政都安排了必要的资金。
  2、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及时下达各项相对固定转移支付补助。按照统一规范、公正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将中央和省安排的调资增支转移支付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和调整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征收政策转移支付以及“以奖代补”等相对固定的转移支付资金共计119.71亿元下达到县。与往年相比,下达时间提前,不仅有利于地方党委、政府及早统筹安排全年本级预算,而且为加快全省财政支出进度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继续支持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1—8月全省交通运输支出5.5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及时拨付资金2.9亿元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烟水配套等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需要。三是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1—8月,省级环境保护支出3.7亿元,同比增长47.6%,重点用于加大对污染防治、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投入,特别是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技术创新、监管体系建设等。
  3、继续推进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2008年省直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将新批准的参公管理单位及工商、药监、质监等垂直管理部门纳入了定员定额管理,扩大了公用经费定员定额管理范围。二是部门预算直接编制到二级和三级单位,支出科目细化到类、款、项,部门预算管理更加明细化。三是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对接,对省直单位预算指标的录入和拨付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四是初步将单位结余资金与年初财政预算资金统筹安排,加大了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五是进一步完善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项目库,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六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式启动,对省属2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继续做好规范津补贴工作。截止8月底,完成了对省直66个单位部门的津贴补贴批复和兑现工作,完成了对7个市(州、地)实施方案的批复工作。
  推行公务卡试点工作。我省启动首批7家省级预算单位试行公务卡制度,这对进一步增强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推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4、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一是自觉接受人大和审计监督。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财政预决算的审查意见并及时做好整改工作,不断改进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落实与反馈工作。截止8月底,已完成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答复240件。同时,对审计厅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关于项目库不够细化等问题,省财政已在2009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中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办法。二是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做好日常监督的同时,积极开展财政专项检查工作,对今年以来抗灾救灾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涉及各级、各部门100多个单位和财政资金的安排分配、拨付、使用效益等各个环节,确保财政资金依法分配和规范使用。三是继续推进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省级财政组织对天保工程资金、“三小”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进行了重点绩效考评,同时,省、市、县三级全面启动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四是加强会计监督。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会计管理,促进社会诚信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总体来看,1—8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项财政工作进展顺利。但是,下一步预算执行中也面临着许多减收增支因素。减收方面主要有: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会对财政增收造成一定影响,CPI和PPI仍在高位运行,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缩企业利润,对全省税收的增长形成一定影响,电力行业税收受煤炭供应的影响较大,免征个体户工商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将形成一定的减收等。支出方面增支较多,主要有:全省全面提高农村低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省属企业政策性破产进程加快,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支出增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两基”迎“国检”、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以及安排我省有关部门赴川救灾经费补助等,全省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有效措施来妥善解决,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收支预算任务。
  二、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
  (一)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全年财政收支目标。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完善零散税收征管办法,做到应收尽收。对一些因政策调整引起的税收减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减轻其对全省收入的影响。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征收和管理,加大监缴力度,保证资金及时上缴国库,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大力支持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促进建设经济强县发展的财政政策,努力做大财政经济“蛋糕”,夯实财源基础。切实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勤俭办一切事业。
  (二)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合理安排超收收入。财政资金不“撒胡椒面”、不面面俱到,增量资金继续向重点领域倾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优先保证教育、产业化扶贫、“三农”、医疗、国企改革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二是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坚持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解决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三是保证省委、省政府确定急需办理的重点事项和事先难以预料的重大开支。四是继续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并制定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办法,提高财政运行的稳定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继续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综合考虑由于人口、区域面积等因素带来的行政成本差异,不断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办法,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帮助贫困县乡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坚持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措施,积极支持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时拨付资金,保证城乡低保人员和其他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在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支持做好“两基”迎“国检”和义务教育“两基”化债工作,同时支持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层次,加快各类职业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着力推进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为安全生产、防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方面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
  (四)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把推进全省部门预算改革作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切实做好2009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一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推进综合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预算内、外资金综合运筹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的完整性。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积极探索项目支出择优、排序的划分标准,逐步实行项目支出的动态管理,滚动安排。三是进一步研究将单位结余资金与财政预算资金统筹使用的措施和办法,提高预算安排的准确性。四是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逐步解决现行各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专款用于公用支出的问题。五是进一步推进省、市、县部门预算改革工作,切实提高全省财政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
  (五)加强基础工作,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按照《预算法》和《贵州省省级财政预算监督管理条例》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和管理,积极开展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支出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确保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加强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增强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巩固规范津贴补贴改革成果,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积极争取财政部将我省纳入“金财工程”大平台建设首批推广省份,进一步理顺、整合财政业务流程和应用系统,逐步买,现财政系统业务数据共享,为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和决策提供全面完整的数据支持,推进财政收支业务一体化管理,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在我省财税库银联网试点范围。加强会计工作,进一步发挥会计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监管,提高财会人员的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专款支出进度的督促检查,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到位率,争取时间,尽量减轻年底的支出压力。
  各位委员,年内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扎买工作,圆满完成2008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构建和谐贵州和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