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何兰代表:乡村振兴路上的奋斗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今的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在化屋村旅游持续火爆时,市人大代表、化屋村村民何兰竟将自己辛苦经营8年的农家乐给转让出去了,这一次,她也许离自己的梦想又更近了一步。



在化屋村何兰创办的贵州熙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何兰与村里的“合伙人”正忙着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粉丝们宣传推介家乡的民族文化与农特产品。

“之前,我约了五六个人来成立这个公司,自己也开了个账号叫‘苗韵化屋’,开这个账号我获得了很多经验,也能够把我们化屋的‘三黄’产业、苗族文化宣传出去,带动更多的村民们一起发展。”何兰告诉记者。



“把苗绣发扬光大,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又能够发展产业,用产业来振兴乡村,作出贡献。”何兰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化屋村时对大家所寄予的希望牢记于心。“我希望以后我们公司做大做强了,村民们积极参与,一起把化屋这么好的资源宣传出去,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就在一年前,何兰还开着自己的农家乐,利用闲暇时间和化屋村的其他人一起,靠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跳着苗族的传统歌舞。为了传承发扬好苗族文化,宣传好自己的家乡,何兰夫妇决定把农家乐转让出去,团结村里的年轻人,一门心思把公司和歌舞队做好。



化屋村村民潘敏原来在县城里的一所私立幼儿园任教,她在何兰的鼓励下一起创办了这家公司。“我以前是在外面上班的,后来听到何兰说要创办一个小团队,我就回来了,回来以后我本以为做网络这块应该是很简单的,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账号的定位是什么,拍摄这方面也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取更多的流量,这一块还是非常地困难;接下来,我们还是会继续努力,多出去学习,争取回来把账号做得更好,把家乡的特色产业宣传出去。”潘敏说道。



公司创办人共6人,其中5人来自化屋村,由于做互联网不懂网络和技术,公司就在外面请了一位懂技术和网络的人加入,于是6个合伙人就各自分工,开始了她们的创业之路。

“自从进入这个公司以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化屋村的资源很好,有很多素材,我们就约起做了‘苗韵化屋’这个账号,经过努力,现在账号已经有一万多接近两万的粉丝了,以后我们也会多出去学习,把家乡推出去,也把公司越做越好。”其中一名合伙人杨雨美说道。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感到很光荣,但肩上的责任也很重,我会继续积极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想法,发挥好代表作用。”身为一名毕节市人大代表,何兰在传承发扬好苗族文化、宣传推介化屋村旅游、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时,也将忠诚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为服务好当地群众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黔西市融媒体中心  罗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