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容:我与人大这17年
“转眼之间,我当选人大代表已经17年了……”刘小容推算着时间,不禁感叹。
17年,于历史长河如白驹过隙;于个人而言,却是生命中的漫长岁月。自2007年以来,刘小容在与人大结下了深深情缘。
学到知识是最大收获!
生于大塘、长于大塘。刘小容高中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和众多村民一样,依靠勤劳的双手,过着平凡的生活。
一次偶然,刘小容发现夏天从重庆到大塘避暑的游客没地方吃饭、住宿。于是,她办起餐馆和客栈,并创立了“大塘土鸡”餐饮品牌。经过六七年的打拼,带动了大批村民办起农家乐,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2007年,刘小容当选了县人大代表。
“说实话,刚刚当选人大代表那会儿,既激动喜悦,又懵懂惶恐。”刘小容回忆,在县、乡两级人大组织开展了新任人大代表培训,才让她顺利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那时起,刘小容便开始了不断地学习,学政策、学法规、学履职、学技能……“我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说起学习,有一件事让刘小容记忆犹新:2009年,当地村民与外地司机发生一起车祸,她参与处理赔偿事宜,但对方不接受且态度傲慢,很瞧不起人。过后,刘小容深感自身法律知识不够,于是便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法律法规学习中。
“当时我就想去考律师资格证,以便帮助更多群众。”刘小容说,那场官司打了三年,要是不去学习法律知识,恐怕难以胜诉。
从普通群众到人大代表,刘小容时刻想到的是,自己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想到自己应尽的神圣职责。她认为,只有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致富技能,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发展、服务百姓。17年间,她先后写下了无数学习笔记和心得,提出的“坚持以农助旅、以旅兴农,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加大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等二十余条议案建议得到采纳。
17年时间,4届人大代表。刘小容深深感到,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所学到的丰富知识。她说:“担任人大代表的17年,最大的收获是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我学习掌握了很多政策理论和法律知识。”
家乡发展是最大欣慰!
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最具魅力村寨、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说起大塘村的发展变化,刘小容满是自豪,因为这些荣誉的背后,有她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曾经的大塘,偏远、高寒,交通不畅,条件艰苦,村民吃的是包谷饭,住的是茅草房。贫穷,成为当地的代名词。作为党员、人大代表,刘小容常常在思考,如何才能带领乡亲发家致富。
她在办好自家餐馆和客栈的同时,多次召集有意向、有带头作用的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引导和动员大家发展乡村旅游,并以代表议案的方式向县乡提出建议,加大乡村旅游业发展力度,吸引重庆游客前来避暑。
经过近20年发展,大塘村乡村旅游成效初显。目前,大塘村已有规模较大的餐馆6家,乡村客栈、民宿宾馆80余家,每年夏天入住大塘避暑的游客1500余人。
随着大塘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如何在确保经营户和游客权益的同时让全村旅游业科学合理发展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刘小容提出“对大塘村乡村客栈、民宿宾馆进行规范管理,更好地确保经营”的建议。2021年,大塘村旅游协会成立,吸纳全村所有经营户成为协会会员,同时设立旅游党支部。刘小容从此又多了一个身份——大塘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大塘村旅游协会对会员客栈依据户型、床型、交通、环境、服务能力及水平等评分定位、统一定价,同时深挖游客喜好,对游客的兴趣爱好量身定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发动游客参与,策划书法活动、绘画活动、音乐晚会、登山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以舒适性和互动性,让游客在大塘村获得价值感、存在感与满足感。为此,刘小容还自费3000元购买了一套移动音响设备,并自购鱼苗投放到鱼池,供游客垂钓……
此外,刘小容还广泛听取、收集游客的意见建议,并向上级反映,争取支持,共增加补充水源3个、变压器4台,硬化通组公路5条,改造房屋60余间,实现WiFi全覆盖。
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刘小容笑容满面:“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塘人,看到大塘村今天的发展,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百姓满意是最大满足!
“渝”字头的车辆整齐停放着,客栈、农家乐里人影绰绰,欢声阵阵。八月的大塘,越来越热闹,刘小容也越来越忙碌,一边带孙子孙女,一边走访民宿客栈。
“我们有事都找她”“我们都信任她”“冲着她这个人,我们每年都来大塘避暑”“她就是大塘的‘编外支书’”……浩源客栈里,来自重庆北碚区的胡超英及其同伴们称赞刘小容——人特好、服务好!
人民代表为人民。刘小容总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把游客的诉求当作自己的追求。2016年,有游客反映:“大塘不赶场,购买农产品不方便。”刘小容经多方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得知大多村民均有集中赶集售卖农产品的愿望,她便向镇村提出了兴办集市的建议。
“当时,难度确实很大。”刘小容回忆,定在哪天赶集、市场怎么规划、商品哪里来、价格如何规范,样样都要考虑周到。说干就干,她调研市场、走访群众,带领旅游协会成员走村串户组织货源,引导村民规行划市、分类设摊,并逐一检查,严禁欺客宰客……3个月不到,带动3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近万元,赢得游客的一致好评。“最好的一天,卖了7头猪。”对于兴办集市,刘小容深感自豪。
沿街而行,路灯直立两侧,如列队的礼仪,随时欢迎游客光临。“年年都维修,材料是去综合执法局要来的。”刘小容介绍,因为在南京带孙子,今年5月18日回来后,发现几盏路灯不亮,便让丈夫陈建华进行了维修,“这么多年来,也多亏了老陈的支持和理解,这两年他更是承担了的大部分工作。”
17年来,刘小容先后担任过村自管委主任、镇党代表、县人大代表等职,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党员致富带头人、三八红旗手、致富标兵、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金杯银杯都不如百姓的口碑,只要百姓满意,我就乐意付出、乐意为大家服务。”刘小容表示,要继续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地方发展的“领头雁”,努力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切实践行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道真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