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张超代表: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第一次带孩子来这里,不仅看到了珍稀动物,还体验了猕猴桃采摘,孩子学到了知识,我们也玩得特别开心!”周末的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门口,来自贵阳的游客李女士抱着女儿,笑容满面地接受采访。在修文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浪潮中,这样充满获得感的游客反馈,正是对张超履职实践最生动的注脚。

张超,修文县十七届人大代表,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站在动物园入口处,她身着朴素工装,眼神坚定而热忱。“这片5000亩的土地,不仅是动物的家园,更是我实现乡村振兴梦想的舞台。”

在她的带领下,曾经稍显沉寂的扎佐林场如今已成为拥有200多种、5000多头(只)野生动物的生态乐园。园内,长颈鹿悠闲地嚼着树叶,熊猫憨态可掬地玩耍,孩子们的惊呼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张超与动物互动。


“现在这里不仅是旅游景点,更填补了青少年野生动物科普教育的空白。”张超望着正在参与动物科普课堂的小学生们说道。

然而,张超的视野远超动物园的围墙。修文县广袤的土地上,16.7万亩猕猴桃果园如绿色海洋般铺展。“猕猴桃是修文的金字招牌,如何让它与旅游擦出火花?”带着这样的思考,张超开启了创新之路。

在猕猴桃采摘园,果农姜礼乾满脸喜悦:“以前担心果子卖不出去,现在张总组织的‘猕猴桃与动物’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我们的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三成!”据了解,在张超策划的特色活动中,游客不仅能在动物园观看动物享用猕猴桃的趣味场景,还能走进果园亲手采摘,沉浸式体验修文猕猴桃的魅力。

修文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样是张超眼中的“宝藏”。在动物园的阳明文化讲堂,正在听讲座的游客陈先生感慨道:“没想到在游玩中还能深入了解阳明心学,这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太有意义了。”

“我们一直在深入挖掘修文的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将其融入旅游项目。”张超介绍道,每逢节假日,动物园内民族歌舞表演精彩纷呈,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此外,她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推出的研学线路,更是让党员干部和学生群体赞不绝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修文的文化温度。”张超说。

在推动农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张超始终将“共赢”放在首位。在扎佐镇的一家农家乐里,老板娘刘大姐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她兴奋地向记者分享:“多亏了张总的鼓励和培训,我家的农家乐现在生意红火,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张超积极与贵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同时借助高校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智慧。她还组织村民进行旅游服务培训,从礼仪规范到特色餐饮制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的服务能力。

如今,周边村寨的民宿、农家乐不断涌现,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动物园的精心运营到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张超用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她所说:“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让修文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付先锐)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