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岑巩:90后人大代表用青春奏响乡村振兴曲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暮春时节,走进岑巩县注溪镇六部屯村,蓝天白云下,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森林郁郁葱葱,一幢幢农房掩映在鲜花绿树中,引人入胜。

乡村之美的背后,离不开基层治理的创新。

“大家反映村里的坑塘沟渠存在环境卫生问题,今天叫大家来商量一下,听听大家意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村容村貌得到提升”。在州人大代表、注溪镇六部屯村党支部书记伍婷的组织下,六部屯村人大代表小组将人居环境工作拿在院坝会上集广思议,与群众共商良策,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90后人大代表伍婷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一定不能辜负这份厚重的信任和期盼。”

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伍婷不仅是黔东南州人大代表,也是岑巩县注溪镇六部屯村党支部书记。大学毕业后,伍婷怀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向往,在2022年村“两委”换届时递交了自荐书,成功当选为岑巩县注溪镇六部屯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一名年轻的“90后”村书记,和乡亲们一起踏上了六部屯村的乡村振兴路。同年,又被乡亲们选为黔东南州人大代表。

六部屯村是个“藏”在山里的小村庄,为了摸清村情,伍婷用“走”字工作法,走村串户,田间地头、村庄角落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如何用“一根针”引好“千条线”?她找到经验丰富的老支书“取经”。结合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和老支书的“倾囊相授”让伍婷的工作思路豁然开朗。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支书。”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人大代表就是一面旗帜。伍婷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建强村两委班子,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培养年轻党员,推选讲政治、有担当、业务精的群众担任村干部,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村两委队伍整体素质。

组织建强了,该如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呢?

于是,伍婷率先以村里的环境卫生为切入点,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将环境的治理与代表小组活动相结合,用群众的想法来治理村庄。

说干就干,她组织开展“党群同心共栽花,美丽乡村靠大家”主题活动,通过代表小组视察、评选“美丽庭院”等办法,引导群众摒弃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陋俗陋习,形成“寨管委倡导、党员人大代表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的文明新风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六部屯村也先后荣获了“全县文明村”“全州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为改变六部屯村中低产田多、投入高回报低的现状,她积极申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村2800米的机耕道和1200米的灌溉沟渠得到修缮。产业发展上,选取村民善于种植的杂稻制种产业为全村的主导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与邻近的制种产业强村周坪村合作,带动全村发展杂稻制种1200余亩。同时,盘活闲置集体山林发展油茶种植100余亩,让村里的闲置资源变为资产,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瞄准全县农资需求量大的实际,伍婷积极带领村干部成立了六部屯村供销合作社,面向全县发展产业的村庄销售农资物品,实现年销售额超50万余元。

沿着“时间表”和“路线图”,伍婷全面发力,把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今年,她又积极发挥村里的种养殖合作社效用,盘活闲置养猪场1个,发展起300余头生猪养殖、40余亩南瓜种植产业。三年时间,六部屯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前迈进。

一名代表就是一股力量,在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期,伍婷立足岗位,巧妙发挥人大代表和支部书记的作用,用青春和汗水奏响了一首有特色、可持续、能致富的乡村振兴曲。(来源: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吴寿静)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