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人大代表杨春刚:以行动诠释担当,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2025年贵州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的浪潮中,杨春刚,这位开阳县冯三镇金龙村的领路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与作为。自担任金龙村党支部书记和县人大代表以来,杨春刚始终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导向,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堡垒
作为人大代表,杨春刚深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在贵州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他不断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力求以先进理论指导实践。
他不断探索“党员联户”机制,积极构建“片区党员联户群众”网格体系,已成功解决群众诉求20件。同时,创新打造“田间学习基地”,组织党员在产业基地、项目现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此外,他注重人才培养,培养村级后备干部5名,发展青年党员3名,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3名,为金龙村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心系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的实践中,杨春刚始终将民生放在首位,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回应民需。他坚持每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开展走访调研,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从灌溉水渠的修缮需求到村口路灯的安装建议,从老年人的养老困惑到年轻人的就业难题,他都一一细致询问、认真记录。
在与村民拉家常、听心声的过程中,杨春刚敏锐发现“用水难”是长期困扰大家的民生痛点。他立刻带队开展实地勘察,沿着老旧管网逐段排查漏水点、测算供水量缺口,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随后积极对接镇财政部门,反复沟通争取资金支持,推动供水管网改造项目落地。在他的全程跟进下,村内长达6公里的老化供水管网完成更新换代,2处标准化集中供水点顺利建成,同步完成40户村民的污水治理改造。如今,村民家中水流清澈稳定,以往“用水靠等、水质担心”的问题彻底解决,用水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杨春刚致力于完善农业“耕、种、管、收、烘、加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以辣椒产业为例,打造种植、育苗、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行模式,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实现科技扶农,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产增收,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2023年,在他的统筹下,金龙村争取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万元,吸引外商投资40余万元,在上坝组原烟叶临时收购点建立辣椒烘干厂。为实现高效管理,将70万元的烘干设备租赁给外商,由其负责生产经营、销售及安全管理。同时,村里成立“1+1”公司,以土地流转方式种植辣椒,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杨春刚率先种植辣椒5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500余亩,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治理,共建和谐美丽乡村
作为县人大代表,杨春刚始终紧扣贵阳市共建美丽乡村政策导向,以“双岗建功”的实际行动激活乡村治理效能,在金龙村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他利用“院坝议事会”这一民主协商平台,主动架起党群连心桥,召集党员群众与镇办协同处置信访事项。议事过程中,他坚持把村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通过面对面倾听、心贴心交流,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自“院坝议事会”运行以来,金龙村已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0余件,杨春刚亲自接待来访群众20人次,梳理收集意见建议18条,成功将各类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杜绝“民转刑”案件发生,为乡村安宁筑牢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