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张黎代表:‌扎根教育一线 架起民生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金秋九月,六枝特区第二中学课后服务教室内,孩子们正专注投入社团活动。与四年前课业繁重、家长疲于接送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转变背后,凝聚着包括六盘水市人大代表、特区二中教师张黎等多名人大代表的履职努力。张黎深入调研、积极建言,推动多项教育政策落地生根,以扎实行动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张黎正在给学生上课


2021年,“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如何实现“减负不减质”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张黎迅速行动,组织多场座谈,走访教师、家长和学生百余人次,广泛收集意见。在调研中,她发现课后服务存在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分配不均、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机制创新破解难题。

在此基础上,张黎撰写了《关于建立贵州省教育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建议》,系统提出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明确服务标准、强化过程监管等具体措施。该建议在六盘水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后,得到高度重视,有效推动《六盘水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的出台。

方案明确要求各学校坚持“自愿参与、安全至上、公开透明”原则,细化服务流程,丰富服务内容。如今,六枝特区多所中小学下午放学后依然热闹非凡,教室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业、答疑解惑;操场上,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足球、合唱、编程、绘画等课程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全面发展。


张黎正在整理教学资料


学生家长黄学兰说:“课后有学校的关心和照顾,并有老师辅导课后活动,孩子的全面发展可以在学校里完成,家长们省心省力。”

张黎的努力并未止步于政策出台。她持续跟踪实施效果,协调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共同优化服务内容,强化安全保障,真正让“双减”政策惠及每一个家庭。

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是教育治理的“腰脊”,承上启下、关乎全局。然而在调研中,张黎发现许多学校在中层干部选聘、考核与激励机制上存在不足。岗位变动频繁导致干部缺乏长期扎根的动力,考核流于形式难以反映真实贡献……

针对这些问题,张黎在2024年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了《关于规范学校中层管理人员选聘和绩效考核的建议》,提出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明确聘期责任、强化职业发展支持等具体措施。该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年度重点督办建议,并获表彰。


张黎正在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


如今,六枝特区已有部分学校试点推行中层干部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管理,干部队伍稳定性显著增强,工作积极性和专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一改革让学校中层管理者能够更加安心、专注地投入工作,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转变。

六枝特区第二中学总务处主任邓广华说:“老师们把心思全部扑在干活上,越干越有踏实感,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愿意扛起这份责任好好干下去。”

除了课后服务,张黎还关注到一个长期被忽视却极为重要的环节——午间管理。她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家长因中午无暇照顾孩子,只能将孩子交由老人看管、送至午托班,或让孩子自行解决午饭和午休,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低年级学生独自往返面临交通风险,独自在家可能存在使用水电煤气不当,在外就餐食品卫生难以保障。午间两小时处于“学校管不到、家长没法管”的失控状态,极易成为监管盲区。


张黎正在与学校老师进行教学交流


张黎说:“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延伸和强化校内的课后服务,将午间托管纳入到其中,学校可以提供营养午餐,并组织学生在教室进行统一的午休,或者安静的进行阅读,由老师进行管理。同时我认为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社会午托机构,并鼓励社区成立统一的服务点,构建一个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的午间守护网。”

这份聚焦“小切口、大民生”的务实建议,直击当前教育服务链条中的现实短板,充分体现出以学生福祉为本的教育温度与担当。该建议将在接下来的六盘水市“两会”上正式提交,旨在构建多方协同的午间守护网络,缓解家长接送压力,解除后顾之忧,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一步。

2024年,张黎担任六枝特区教育行业副站长,这一职务进一步拓展了她的履职平台。在特区人大常委会引领下,她与教育界代表共同学习、持续调研,更深入地把握全区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政策导向和共性难题。


张黎正在与学校老师进行教学交流


六盘水市人大代表张黎说:“教育行业副站长这个职务,对我履职起到极大的促进和赋能,使我的视角从一所学校扩展到整个区域,这让我提出的建议能够更好的兼顾点上的深度和面上的广度,也更具有全面性和可行性。”

作为教师和人大代表,张黎始终将“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作为履职宗旨。她从课堂中走来,又带着民意走进会场;她从政策中汲取方向,又用建议反哺实践。正是千千万万像张黎这样扎根基层、心系教育的人大代表,推动着教育事业在改革中稳步前行。

六盘水市人大代表张黎说:“双重身份,一份责任。教师的身份让我能够扎根于教育一线,每天都能够听到最真实的声音,看到最迫切的需求。而人大代表的身份,给了我一个将这些微观问题转化为宏观建议的平台,让基层的呼声能够被听见被重视。”


张黎正在给学生上课


在张黎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也见证了中国教育迈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新征程的坚定步伐。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张黎表示,她将继续努力,推动更多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转化为更优质的教育政策,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孩子、温暖每一个家庭。(融媒体中心记者:浦仕美  周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