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审报告,献良策 | 杨允仙代表: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关注人才培养,更关注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1月19日下午,省人大代表、贵阳学院研究生管理处处长杨允仙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杨允仙代表介绍,近两年拓展就业渠道、协同联动挖掘岗位资源、‌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推进人才大汇聚,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杨允仙代表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林民/摄


2024年贵阳贵安新增各类产业人才5.46万人,续2023年贵阳贵安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11万人之后,2024年贵阳贵安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突破13万人、再创新高。贵阳贵安人才总量突破150万人,保持年均新增人才10万人以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就业大环境普遍低迷的阶段,贵阳贵安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打造“筑人才·强省会”工作品牌,让各类人才在贵阳贵安安心创业、顺心工作、舒心生活,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为强省会行动提供了人才支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发布的《2024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贵阳市入选2024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双“50强”榜单、创新能力指数在全国101个创新型城市中已位列第27位。

“成绩来之不易。”杨允仙代表感叹说,贵阳贵安推进人才大汇聚工作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坚持党管人才,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于坚持服务发展,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方向;在于坚持平台赋能,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有效途径。贵阳贵安的人才政策“有温度”,招才引智“加速度”,成就了贵州省内高校毕业生、省外高校黔籍毕业生和省外来黔高校毕业生稳就业、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生,也是城市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指数。2025年75所在黔高校的毕业生,毕业生超过28万,希望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杨允仙代表说。

推进人社、工信、教育等多部门横向联合指导就业。深化领导干部包保机制,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精准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分类分层就业创业。发挥产业链(如:新能源汽车吉利生态链、黎阳生态圈、海信生态链)引擎作用和产业园、工业园的平台作用,开展更精准、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小而精、专而优”的专项引聘活动,充分提高引才聚才效率,让贵阳贵安和各类人才实现高效的“双向奔赴”。

提升开放程度,作大订单生培养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目前,贵州县级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共135个,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8700余人,2024年全省就业见习岗位募集约0.6万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杨允仙代表建议,紧盯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贵州打造全国产业备份基地的机遇,拓展友好交往城市,强化省外劳动协作站公共服务作用,推动高校实习生输出和返黔工作,将人力资本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核心部分,把本科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订单教育建立起来,提高我省人力资本存量,促进产业集聚。

“城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聚则事业兴。帮助高校毕业生安下一个家,激发全社会力量共建一座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杨允仙代表说。(来源:人大论坛全媒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