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体育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顾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全民健身体系

近年来,贵州省体育局出台了《贵州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贵州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实施意见》《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主要任务分解表》,提出要夯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基础,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群众、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将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范围,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等重点地区倾斜。

二、加强设施建设,夯实全民健身基础

2024年,省体育局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建设7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材、7个小型体育公园、7个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项目、200个国球进社区进公园项目;安排省级资金支持建设250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40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体育设施25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升示范项目40个、健身步道200公里、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项目500个。其中,支持六盘水市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项目20个、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项目23个、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项目4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升示范项目2个、小型全民健身中心1个。安排资金525万元支持六盘水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全市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接待群众107.5万人次。截止2024年底,六盘水市建成体育场地6062个、总面积767.35万平方米,覆盖田径、游泳、三大球”“三小球、冰雪等项目,三大球三小球占比最多,分别为53.4%2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6平方米。2025年将继续开展相关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要。

三、加强日常管理,压实管理责任

根据体育总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体群字〔201761)和体育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公园(广场)管理部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接收器材的组织和单位(以下简称器材接收方),是器材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要在县(市、区)体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配合做好器材接收、安装、验收工作,定期对配建在本组织和单位所辖区域内的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加强日常管理。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器材质量、安装、管理维护检查,协调督促供应商、器材接收方解决器材存在的问题。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检查,安排专人或发动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社会力量承接器材管护工作,形成长效机制。贵州省体育局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器材的日常管理,十四五期间大力支持各地开展老旧损坏健身器材更新维护工作,每年安排资金支持不少于400个农体工程更新维护、250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建设。2024年、2025年分别安排1002万元、694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市(州)开展全民健身器材维护更新工作。

下一步,省体育局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场地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健身设施管理维护体系,为方便群众健身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贵州省体育局

2025630

(主动公开)

(联系人:王坤;联系电话:085186826908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