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60号建议的答复
徐浩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监管的建议》收悉。 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细化服务规范”的建议
(一)严格落实政策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促进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对中医养生保健服
务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包括服务定义、适用范围、服务内容、禁止行为、服务方案与流程、场所环境及人员要求等,对规范行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与医疗活动的混淆,为行政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法规依据和 监管标准。
(二)完善我省规范体系。我省制定发布的《贵州省中医药条例》对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应当符合国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与标准,将国家政策转化为地方立法,强化法律效力。《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培优工程”,细化本地发展目标,强调要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生保健技术、康复技术筛选,完善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及技术操作规范。今年1 月召开的“2025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在服务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有效实践中贡献更多“贵州处方”,不断提升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同时,会议要求抓细抓实深化中医药改革任务,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能力。
二、关于“严格市场准入与审批”的建议
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工作,牵头编制经营范围规范目录,并根据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及时调整更新,为企业自主规范选择经营范围提供服务。对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
医疗)的经营活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使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规范表述。截至2025 年4 月15日,全省经营范围包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等字样的经营主体共计30015 户,其中,企业12610 户、个体工商户17402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 户。
三、关于“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建议
(一)开展民生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守护行动。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聚焦老年保健养生等民生领域开展全省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守护行动,重点查处利用各类论坛、会议、义诊、免费旅游等方式,以“保健”为名推销普通商品、伪高科技产品、投资理财、养老服务产品等行为。严厉打击以“傍权威”“傍科普”“补氧神器”“理疗神灯”等各类养生、医疗名义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督促落实明码标价制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行为。全年共计检查涉老年“保健”“养生”相关市场主体1449 户,查处虚假宣传案件32起,罚没金额150.48 万元。
(二)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工作。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社会反映集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领域虚假违法广告行为。严禁保健食品宣称具有疾病治疗功效或与医美效果关联,防止保健食品“神药”化,禁止以“健康养生科普”名义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制造健康威胁和容貌焦虑的营销广告话术。专项工作期间全省共监测民生领域广告221139条,发现涉嫌违法线索6056条,
均依法处置,出动执法人员21069人次,开展巡查7685 次,排查经营主体40701 户次,查处案件553件,罚没金额208.21 万元。
(三)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监管。2024年,省药品监管局认真梳理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情况,积极运用医疗器械监管“黔药通”APP 开展日常检查、飞行检查,积极指导企业按照新修订《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控经营环节质量安全风险。对医疗美容类、近视防治类、辅助生殖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的现场检查。对经营企业贯彻实施《规范》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共计12142 家 (次),对不具备经营许可条件、与许可备案信息不符、无实际经营场所、名存实亡等情况的企业依法进行了清理,共注销此类企业许可和备案1609件,办理企业主动注销经营许可和备案939件。
(四)加强投诉举报渠道建设。为鼓励社会监督,我们积极拓宽投诉举报途径。目前,已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设立“政务信箱”栏目,接收办理人民群众诉求及意见建议。做到了及时受理、快速核查、按时反馈,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
四、关于“正面宣传引导”的建议
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开展科普宣传,普及中医养生保健与医疗的区别,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养生保健服务。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第五届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通过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健康贵州”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和媒体
平台,对获奖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联合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如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中医药文化服务月”“贵州中医药文化市集暨主题宣传活动”等活动。同时,利用贵州广播电视台中医 药专题节目、“健康贵州”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定期推送科普文章、视频。同时,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上线“中医文宣”微信小程序,全方位覆盖各年龄层受众的需求,通过多元化板块推广中医药文化。开展一系列 科普活动,通过现场讲座、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普及中医药与养生保健的科学知识,重点讲解如何辨别正规中 医药服务与虚假宣传、非法诊疗行为。丰富了健康知识供给,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辨别能力。更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好地重视健康、维护健康、享受健康。
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行业健康发展,也事关健康中国建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规范》落地落实,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对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进行精准监管。结合我省实际并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做法,积极推进养生保健服务的规范管理,合理引导有关机构及从业者依法守好行为底线,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梳理分析全省非医疗机构违规经营典型案
例,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消费警示。详细剖析“免费体检”“专家讲座”等常见消费陷阱,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谨慎选择养生保健服务,避免上当受骗,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让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挥最大作用,更好惠及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