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博代表: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实现“景区流量”变“经济增量”
黔南作为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富集的地区,特别是荔波,被称为“地球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的代表,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优势。黔南州如何利用荔波小七孔等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进一步提升景区国际化水平?
“近年来,我们聚焦‘打造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一流旅游城市’目标,不断提升景区服务标准化与国际化水平,让服务‘品质’更加匹配景区‘颜值’,努力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玩得好、还想来,实现‘景区流量’变‘经济增量’。”3月9日,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举行第四场集中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冉博说。
2024年,荔波县全年接待游客超过2700万人次,小七孔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600万人,单日接待量突破7.74万人,旅游业持续火爆,有力引领三产融合和县域经济发展。
“我们对标世界一流,增强‘国际视野’,让游客满怀‘跨海越山寻世界,乘风破浪揽星河’的向往。”冉博说,对标世界级旅游景区标准,以国际标准完善功能布局。编制国际化旅游规划,着力提升以荔波小七孔、中国天眼为代表的景区内外交通接驳、标识系统、多语言智能导览服务等,实现游客从机场、高铁站、客车站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确保景区功能布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符合国内国际游客需求,以标准化引领景区高质量发展。
依托生态优势,做好“山水文章”,让游客体验“绿野仙踪寻不尽,清风明月伴君行”的意境。
“以生态之美成就发展之势,推出生态探险、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卧龙谷漂流,中国天眼地心探险、天坑科考等深度体验项目,策划暗夜观星、脉冲星观测等特色体验,吸引国际科研与旅游客群,书写奇秀山水的诗情画意和原始森林的神秘宁静。”冉博告诉记者。
立足民族文化,推进“传承创新”,让游客感受“一山一水一世界,一草一木一风情”的多彩。
冉博介绍说,以文化之韵丰富游客体验,在小七孔景区常态化开展布依族婚俗表演、猴鼓舞、瑶族花样陀螺表演等民俗活动;在三都常态化开展“村马”赛事,展现民族风情的瑰丽多姿。布局打造瑶族药浴工坊、都匀毛尖制作体验等文化养心、休旅养身、健康养生生态康养产品,让游客在漫游茶马古道、品味古韵长巷的历史痕迹中找寻灵魂共鸣、丰盈精神生活。在中国天眼景区推出“静默观星营地”,开发“静生活”高端民宿、天文研学课程,建设地质科普馆、FAST数据处理中心等科普设施,在仰望苍穹星辰中体验科学的无穷魅力和探索的无尽乐趣。
强化文明服务,注重“安全保障”,让游客共享“一路风光一路情、安全服务伴君行”的贴心。
黔南州以服务之优提供舒心畅游,在小七孔景区建立“景区-片区-网格-点位”四级服务体系,每个网格配备志愿者、咨询员、安全员等,实现24小时响应,加强景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游客舒适度和安全感。
推动智慧旅游,聚焦“深度融合”,让游客增添“云端漫步观山水、数字相伴赏风光”的趣味。
黔南州以科技之力赋能旅游场景,通过3D建模和物理模拟等办法,在小七孔景区打造VR数字体验馆,奇幻展现喀斯特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探索之旅,预计今年7月将与游客见面。依托XR大空间渲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天眼景区打造“元宇宙体验中心”,“当游客戴上头盔,瞬间仿佛穿越时空,置身天眼景区的怀抱之中,实现零距离接触国之重器。”冉博说。
此外,黔南州抢抓全省数智互联平台建设契机,推进旅游大模型深度应用,依托AI技术实施景区动态监测与资源智能调配,整合游客行为数据提供精准服务;开发智能行程规划系统,嵌入AR虚拟导览及AI客服功能,构建“线上沉浸式漫游+线下全链路服务”双模式,以数智化手段推动景区运行效能与游客体验双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依托‘生态为核、文化铸魂、科技赋能、服务提质’发展模式,让荔波小七孔、中国天眼两大世界级IP在黔南大地上熠熠生辉。”冉博说。
“山水有情待君至、风光无限盼君来。”冉博在集中采访现场,向大家发出“邀约”,诚挚邀请大家到贵州、来黔南,游小七孔、观中国天眼,开启一段亲近自然、亲近文化的旅程,奔赴一场与科技、与心灵的对话!(撰稿:人大论坛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