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天地书 ——《抚摸空茫》读后
《抚摸空茫》
中国诗歌界有一位奇才,此人发轫之高,令人惊讶,一路写下来五十多年了,居然不疲沓,不哆嗦,不后滞,奋发向上,精益求精,越写越好,越写越精,越写越有成就。他在人生、命运、哲学、伦理、红尘、人间、万物、万情的思考中,常常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建树,金句,警句,箴言,谶言,均是至诚真言。
这个人名字不说,你们也知道,他就是贵州的李发模先生,我的北京大学的老同学。
我们未曾相识,便已神交,同窗之后,欢欣异常,不知不觉已经近四十年的交往了。我不知道读了他多少诗。不知道赞叹了他多少诗。不知道回味琢磨了他多少诗。总之,他是一个让我这个也是写诗的诗人,非常钦佩尊重的诗人。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一位诗神。了解我的老朋友,老同学,都知道我是个多么眼高手低的家伙,但是让我心甘情愿臣服的诗人大概不多,恐怕只有一两个吧?李发模具是其中之一。
你想想吧,他从二十几岁一首《呼声》震动了中国诗坛,年近八十岁了,宝刀未老,坚持到今天,前前后后出版了六十多本诗集,在中国,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他的这本《抚摸空茫》——光这个书名,就让人感慨惊艳,是哲思?是逆向的思维?是平行宇宙的启迪?……令人在空茫中思考,自省,自醒。
我就不多说了,听听他的责任编辑圆圆女士写给我她读后的评点吧——
这是一本充满诗意和哲思的诗集,诗人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天地、时光、心域、尘世、故园、情意、山野、万物、哲思等主题一一展开,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真谛。
序言部分,诗人用“天地大书”四个字,概括了整本诗集的主题,即天地间的一切都是一本书,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本书的读者和作者。
第一章“天地大书”,诗人通过对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第二章“时光褶皱”,诗人通过对岁月、流年、未来等时间元素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章“心域行吟”,诗人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细析,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追求和对生命、生活的热爱。
第四章“尘世留痕”,诗人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第五章“故园切片”,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的回忆。
第六章“情意图谱”,诗人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探讨,表达了对友情、爱情的珍视和对人性的理解。
第七章“山野密码”,诗人通过对山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
第八章“万物絮语”,诗人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第九章“哲思片羽”,诗人通过对哲学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智慧的追求。
第十章“杂言笔记”,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记录,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充满诗意和哲思的诗集,作者的视角独特,笔触细腻,奇思巧想,怪诞和谐,六彩七光地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拮取,化作一章章优美的诗篇,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真谛。
窃以为,发模老同学、老朋友的这部《抚摸空茫》是他在中国新诗的探索与开拓中,又登上的一个新台阶。(作者系青海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王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