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黔东纪行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田霞

从贵州回到北京有些日子了。但许多美好过往都如同茶茗的回甘,醇厚在记忆里。夏日清凉中的火辣美味儿,溪水潺潺中的古韵美景,9天时间里,感受多彩贵州,山清水秀的魅力。

这次到贵州是专程参加在贵阳的大姨90岁生日宴。之前我曾几次到过贵州,其中有两次是到遵义方向,每次皆是因工作需要,并不熟悉。

此次到了贵阳,大姨邀约说:“你们难得有机会到贵阳来,大家一定要多玩儿几天。”本想在贵阳待上三五天,没想到大姨一家的盛情,独具特色的美食、美景吸引我们一再推迟返程的时间。于是,从贵阳美食街的一碗酸粉开始,我们行走在贵州的山水人文之中,品味着贵州的烟火人家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镇远古镇

镇远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长江水系上游、贵州东南部,处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交汇之处。

从贵阳到古镇我们一行11人三台车,约好在出高速路口处会合出发。我乘坐的车是表姐小甦的闺蜜小敏开的,小芦在副驾驶,不停地回头给我们递着好吃的。从贵阳到镇远,路面平坦,车辆不多,虽是高速公路,但是遇到下雨,在大山雨雾中行驶,还是有点担心,看小敏开车技术真好,不急不躁,遇到会车干净利落。

镇远县的㵲阳河畔,四周皆是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城内外古建筑、古民居、古码头数量颇多。据介绍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世界旅游基金组织称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世界十大最佳旅游胜地之一。镇远古城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煦。

到镇远古镇走一走青石板路,千年的古镇记忆,便在这里铺展开来,沿河的吊脚楼、咖啡馆、非遗展品、民族服饰漂亮至极。廊亭下,人们悠闲地下棋、纳凉。

夜晚的古镇,灯火璀璨,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灯光映照在水面,波光粼粼,缓缓流动,如梦如幻。

清晨,清脆的鸟鸣唤醒人们。小芦已在露台泡茶,远望是碧水蓝天,小桥流水,眼前是茶香四溢,如此曼妙惬意。“这茶味道真好”,我赞,“是我们贵州的水好。”小芦说。“水好”这是我无数次听到的,这些天,也真切地感受着好山好水好风光。


下司古镇

黔东南确实很美,空气清新,充满绿色生机。

从镇远到凯里下司古镇,我们又遇到下雨天,开车的小敏稳妥自信地驾驶着方向盘,忽然她右手腕上戴着的一个蓝色的、上面镶嵌着一朵兰花的手环,吸引了我的视线。

下司是清水江上游的古镇。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龙舟冠军之乡”之美誉,是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之一,也是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

凯里下司酸汤鱼是黔东南州的名菜之一,扬名省内外。我们在下司古镇品美食,雨中漫步,看小桥流水,雨中赏景,雨水打湿了衣服,似乎觉得又是一种别致的惬意。我们走进古镇一处非遗产品展,见几个很时尚的年轻人正在聊着非遗产品的手工制作。看着精致、可爱的小饰品,我第一次有一种想选上两件心仪的手工制品的兴致。或许是小敏的手环给了我某种启示,或许是为了把雨中古镇的清幽美好遥寄收藏在时光里。

有时想,喜爱的东西不是价格高低能衡量的,而是一种遇见时的心情和给你的惊喜。

在下司古镇,酸汤鱼美美的味道,坐在江边品尝颇感惬意。而远处飞驰而过的高铁和巧遇一队划艇少年的训练,平添了这远山深处的幽静和生机。


铜仁梵净山

回到贵阳已是中午时分。

正是周末,大姨的儿子小文儿媳小华夫妻俩陪我们一行到铜仁小住了两天。小华娘家就在铜仁江口梵净山下,这次我乘坐的车是小文小华开的。

梵净山位于铜仁市境内。主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是武陵山脉最高峰。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一颗绿色明珠。梵净山海拔2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峰岭纵横,地貌奇特,犹如一部浑然天成的地质史书,它保存与凸显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拥有全球独有的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等珍稀动植物。

从贵阳出发到铜仁的路上,小文小华介绍着沿途风光。“十里不同天”,路上又下起雨,我发现,小文的开车技术非常娴熟。小文边开车边略带遗憾地说,“如果不下雨,天气好,这一路风景看得更清晰,就更美了。”其实,我觉得雨中的山峦景致别有一番韵味。

车子穿过一个山体隧道,雨停了,远山一片翠绿,若隐若现的远山间有星点似的白色房子,冒着袅袅炊烟,我指着远山的人家说:“如果不是有高速公路,从这大山里走出来可真不容易啊。”这下勾起小文和小华的话题。小华说:“我就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记得当时上大学时,从我家到贵阳要辗转两天时间,先坐长途车到玉屏,在中转地住一宿,第二天再坐火车到贵阳,那时还是绿皮火车。现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开车也只要三四个小时就到家了。”

到达铜仁天已渐黑。小文小华的亲家也是铜仁江口人,侗族。我们刚下车,亲家一家早已预订了丰盛的侗族特色晚餐。掌灯时分,远山云雾游走在山巅,连绵的群山随着夕阳慢慢隐去,犹如熟睡进入梦乡。在这静谧的大山里,还没上梵净山,已是山中人。

有时候想,现代科技的发展,无人机的加持拍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每个人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美食、美景,这已不新奇了,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甚至有时有审美疲劳之感。其实,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看到云雾在山中行走时的曼妙,还有遇到属于你、打动你,能入你眼的特别景致。

到梵净山正赶上下雨,小华准备周全,为我们买好雨衣与鞋套。乘缆车到登山起点,我们一行6人,顺着上山木栈道走了数百台阶。

雨下大了,在山下等我们的小文小华接上我们进了一家他们熟悉的酸粉店,于是,我们每人点了一大碗酸粉,五颜六色的汤料小菜尽其所选,酸辣香味飘进味蕾,看着外面豆大的雨点揉进湍急的河流一路向东流。小华说:“我的家乡依山傍水,随处有好吃的酸粉,政府倡导发展林下经济,家乡越来越美丽。”“这山里的空气真好,听说这里把空气称为‘氧罐头’,看来这含氧量足以让人醉氧。”我随声赞许地说。

不知我们中的谁在小店里选了袋带壳的熟花生,见上面写着“铜仁”两个大字样,我记住了这次雨中的酸粉,还有铜仁的花生。

清晨徜徉在大山深处,看山上的云雾从山腰飘移在群峰之中,那流动的美感难以言表。

忽然就想起那曾经出现在电视里的画面“多彩贵州”。如今的贵州这多彩里充盈着人间烟火的鲜美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这里不仅有青山绿水、自然景观,早已有了四通八达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山清水秀的“林下经济”前程能不美好诱人吗?

回来的途中,我们一行在遵义一个标有“美丽乡村一枝花”的地方下高速,小文小华早已预订好一家特色餐馆小憩午饭。

我不由得想起两次到遵义参观见学,仿佛就在昨天,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的红色传奇故事依然那样清晰可见。90年过去了,如果前辈们能看到今天他们为之牺牲奋斗的土地上,百姓生活得这样便捷安宁,该有多欣慰,如果有如果,他们能健在享受着和平美好的新时代,又该有多好啊!

雨渐渐下着,小芦在沏着茶,金色茶汤流动在空中,形成一道金色流动的弧线,茶还没入口,沁香已入心。也是,经过这好山好水的过滤、洗礼,这茶的味道能不令人陶醉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