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进两问”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专访河南省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靳社强
“为筑牢绿色发展根基,请问县林业局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建立了怎样的长效机制,实际成效如何?”“我县的县、乡、村三级林长制责任落实情况如何?林长制在协调解决林业资源保护与发展矛盾、推动林业重点任务落实方面发挥了哪些具体作用?”……2025年 6月 25日,河南省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在县人大代表联络总站组织开展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发展根基”为主题的“县(局)长进站人大代表问政”监督问政活动,全县 19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视频连线联动参与,3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认真聆听、线上提问。这是西峡县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两进两问”工作(“人大代表进网格,问计问需于民,听民意、聚民智;国家机关负责人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受代表问政,促工作、解民忧”),进一步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面对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更加密切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靳社强表示,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从 2023年开始,建立起“两进两问”工作机制,推动了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双向奔赴,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用好两大平台,让“两进两问”上下贯通接地气
在“两进两问”中,怎样才能让代表履职脚踏实地不悬空,为民代言有抓手?就此,靳社强表示,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将社会治理网格和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两大平台载体,让人大代表履职上连天线、下接地气。
为有效发挥社会治理网格平台作用,西峡县人大常委会按照“统筹兼顾、就近便利、人岗相适”的原则,将全县 1235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和 123名街道议政代表全部编入县域338个网络,使每个村级网格至少有 1名人大代表。在网格内,人大代表亮身份、亮责任、亮履职,紧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与选民群众拉家常、话长短、谈产业、谋发展,向人民问计问需;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养老服务保障、民生实事项目兴办等倾听百姓意见、收集所思所愿、为民代言发声。“2023年以来,依据人大代表进网格吸纳汇集到的民意民智,县、乡人大共向相关部门交办闭会期间代表建议 118件,90%以上建议得到有效落实,推动了一大批民生实事的有效解决。”靳社强表示。为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代表履职的有效载体、连接人民群众的桥梁,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出县有总站、乡有站、村有室、产业链有专站的人大代表联络平台体系,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实现代表进站全覆盖。人大代表依托联络站平台,积极开展学习培训、接待选民、听取专项报告、开展专题问政、征集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视察调研等一系列履职活动,做到站门常开、群众常来、代表常在、活动常有、实事常办。
从活动到制度,让“两进两问”走向规范化常态化
2023年 7月 26日,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在食用菌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首次探索开展“问政”活动,10多位来自产业一线的人大代表向税务部门负责人就食用菌加工出口问题开展询问,税务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一一解答,并就出口企业普遍关心的出口退税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
2023年 9月 14日,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在刚刚新建的西峡县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对县教体局开展了以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为主题的“问政”活动。与首场尝试性“问政”活动相比,这次活动,问前,制定方案,下发通知;问中,精心设计,精准对靶;问后,编发信息,上报县委、抄送政府,督促问题解决。
有了多次尝试和探索积累,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对问政活动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从问前准备、问中设计到问后整改,逐步使“两进两问”工作机制走向规范化、常态化。“2024年,我们在探索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入手,制定出台了《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健全‘两进两问’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人大代表依法、规范、高效履职提供了实操遵循。”靳社强表示。
人大代表如何走进网格?在网格中如何正确履职?靳社强表示,《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全县所有人大代表全部划分包联若干四级网格,每半月至少深入一次网格,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当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每月与网格长、网格员召开一次碰头会,商讨解决网格疑难问题,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当好为民办事的“服务员”;每季度开展一次政策宣讲,普及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每半年开展一次调研活动,督导民生实事、代表建议、群众诉求等事项办理情况,当好为民履职的“监督员”。
对机关负责人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受代表问政,《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及其他县政府班子成员,县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县监察委、县法院、县检察院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及基层站所负责人为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受问政对象,原则上一届内至少进一次联络站接受问政。
靳社强说,为确保每次问政活动取得成效,问政前,县人大常委会都要围绕问政主题,组织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召开座谈会、走访问卷等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问出导向、问出质量、问出民生。问政中,人大代表线上、线下同时提问,主会场、分会场联通互动,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不遮不掩。问政后,根据单位办理情况和代表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进行监督“回头看”,采取约谈、质询、通报批评、特定问题调查等形式,推动问题解决,确保问有成效。
“现在,西峡县人大常委会已将‘两进两问’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分解到每个月、每个委室,不断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靳社强表示。
服务大局,让“两进两问”撬动服务大民生
如何让“两进两问”小机制撬动为民服务大民生?靳社强表示,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将“两进两问”与服务全县中心大局相结合、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相结合,使“两进两问”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新抓手,成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新桥梁。
在西峡县、乡镇、街道等四级网格内,人大代表始终聚焦重点民生领域,汇民意、聚民智、办民事。靳社强举例说,太平镇东坪村地处国家 5A级景区老界岭腹地,是有名的民宿专业村。该镇人大主席团定期组织人大代表以开展“代表夜话”活动等形式进网格,与经营业主拉家常、谈增收、话发展,了解群众的近期想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镇政府根据代表在网格收集到群众意见,多次组织开展旅游餐饮、接待服务等专业培训、技能大赛,大大提高了民宿经营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
靳社强介绍说,在开展人大代表“问政”活动中,西峡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开展专题问政。 2024年 4月 26日,在西峡县人大代表联络总站,西峡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主题,首次以“主会场+分会场”“线上+线下”视频连线、现场直播形式,对县政府及民政部门开展专题问政,3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养老服务、护理培训、资金使用、医养融合、运营管理等问题,联动提问,精准问政。结束问政后,与会人大代表分别在主会场、分会场同步对民政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报告县委,通报县政府。通过问政推动,形成了以老年食堂为主体,“餐饮企业+助餐”“中央厨房+送餐入户”等多元参与的养老助餐服务格局,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闭环办理,让“两进两问”后续督导显成效
为尽力做好“后半篇文章”,让“两进两问”“进”有效果、问”有结果,西峡县人大常委会明确要求,人大代表进网格收集意见建议要进行定量上报,形成意见建议研处、办理、反馈、评价四个程序,建立闭环处理机制。
靳社强介绍说,每次问政后,西峡县人大常委会都把代表提出的问题列出交办清单,依照探索建立的闭会期间代表意见建议闭环处理机制,向应询单位发送《西峡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建议交办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分级处理、及时交办、限时办理、重点督办、跟踪测评等流程,督促询问事项及代表建议落到实处。同时还在第一时间将代表提问和部门答复编辑成《人大工作信息》、报县委和各相关工作领导小组,送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询单位,确保把问题解决在“最后一公里”,把满意留给广大人民群众。
在今后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运用好“两进两问”的作用?靳社强表示,将探索开展的“两进两问”工作机制再细化、再完善、再提高,让人大工作全力当好党委助手、政府推手、群众帮手,让人大代表在围绕中心中更显担当,在服务大局中更展作为,为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全媒体记者 李艳龙 通讯员 冯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