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助力民营经济凝“新”聚力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江苏省南通市历来崇商重工,民营经济活跃。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隆隆机声,至今仍在江海大地回响,“实业报国、敢为人先”的深厚工商基因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通博物苑考察,强调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如今,南通不断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2024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南通市73.8%的GDP、72.12%的税收和90%的就业岗位,这些亮眼的数字,有力证明民营经济在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备受瞩目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立足人大职能定位,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助力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南通这座江海之畔的璀璨明珠,有着“实业报国、敢为人先”的深厚工商基因和包容会通、崇文厚德的城市精神。(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精细制定良法
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2024年,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行业中,民营工业企业达到606家;全市17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141家为民营企业,占比超80%。民营经济已成为南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创新转型的强引擎、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的阳光雨露,南通就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专门立法,给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后盾与支持。”元始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的人才政策、各项专业配套,让AI高端人才愿意来、留得下。政府部门还积极主动推荐,帮助我们链接上下游优质资源,这些都离不开法治的坚实保障。
”公平开放、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生存发展的沃土,立法守护营商环境就是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巩固已有改革工作成果,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已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着力破除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积极回应市场需求,创新规定了“产业链群整体培育、涉企收费和保证金收退长效管理、发展营商环境服务链、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家教育培训、典型案例年度通报”等相关举措,得到民营企业的一致好评。
“十四五”期间,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6部与民营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锚定专精特新,走科技创新之路,是许多民营企业的生存之道和兴盛之要。2023年,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南通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有力保护民营创新主体与其他创新主体平等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全链条、全周期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为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法治供给。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还于2024年制定《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以法治力量服务和保障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过程,更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该条例已于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作为全国知名的家纺、家具、电动工具之乡,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是南通民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21年制定出台的《南通市质量促进条例》,顺应这些行业中中小微民营企业对质量保护的呼声,吸收社会各界提出的300多条意见建议,以30多款条文的“小快灵”立法健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等方面制度供给,弘扬南通“崇信致先、强企惠民”的城市质量精神,促进广大经营主体行稳致远,擦亮南通质量强市的良好形象。
1899年5月23日,张謇在南通开工投产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纺织企业。2016年,南通市以法定形式将每年5月23日确定为“南通企业家日”,在全国率先形成尊重、礼敬和支持企业家的制度性安排,不断优化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软硬环境。近10年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在“南通企业家日”前举办主题活动,通过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督办代表议案建议等多种方式,助推民营企业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爱护企业家、保护民营经济发展,在南通大地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据了解,今年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还将通过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并将决定的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审议表决、公布实施的全链条工作流程转化成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教育的全方位普法过程。
2025年5月22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以精准监督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精准开展监督
助推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请问市科技局,在系统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提升民营中小企业创新积极性方面,将如何针对性破解‘资金—技术—人才’协同的难题?”“请问市工信局,在助力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将如何优化研发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精准度和落地效能?”5月22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以“优化环境强支撑 创新引领谋发展”为主题,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
会议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司法局等部门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多位民营企业领域的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建议,会议围绕营商环境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12家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作答,会议还对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问得直接,答得坦诚;问出企业期盼和群众心声,答出政府服务态度和工作提质思路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更在于“改和做”,政府将对标整改、明确责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是让僵尸企业涅槃重生的重要工作,是盘活和释放生产要素的重要举措,是保护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途径,与招商引资工作一样富有意义。”2024年,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报告时,一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这样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企业破产机制,完善企业退出制度。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将听取和审议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列为2024年监督重要议题,并实行调研问题清单与审议意见一起“清单式交办、清零式整改”。这是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倾听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助力发展受挫的民营企业重整山河再出发。
近年来,围绕助推民营经济、实体经济整体好转,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制造业、建筑业、泛半导体产业、文旅融合、开发园区发展等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相关专项工作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为民营经济回升向好建言献策。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审议创新生态建设、科技政策落实等情况专项工作报告,通过设立“南通人才日”的相关决定并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人才与城市共成长、产业与创新同频共振。
2025年6月25日,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二季度人大代表活动以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调研座谈会的形式开展,部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认真听取民营企业青年创业者的意见建议。(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汇聚民意民智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今年全国人代会结束后,我返回工作岗位第一时间传达大会精神,坚定全公司上下走好创新引领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全国人大代表石磊告诉记者,马不停蹄地奔波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是平时的工作常态,只有做好表率和模范才能跑出民营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除昝圣达、薛济萍、石磊3位民营企业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外,南通还有1000余名民营企业人士担任着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数量多、占比高,发挥作用好。他们活跃在任职企业员工和所在地方人民群众中,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向各级人大提交了许多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议案建议,同时又扎根岗位深入宣讲、带头落实大会精神,推动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在民营经济一线落地生根,既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又成为壮大民营企业、发展民营经济的带头人,发挥着示范引领和榜样带动作用。
南通港一作业片区物流繁忙,据统计,超过70%承运量的业务由民营企业委托开展。(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企业是观察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为支持来自民营企业的人大代表把专业优势和扎根人民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选取人大代表所在企业设立经济运行观察点,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让人大代表为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通达矽钢冲压科技公司有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4名,在成为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后,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定期向市、区人大相关部门报送所在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运行情况,让地方助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实效性更强。
南通市像这样设在民营企业的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有100余个,通过充分听取企业一线声音,让人大“感知触角”直达企业末梢,有效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作为江苏省级的机器人特色小镇,海门区正余镇建立了机器人产业链人大代表之家,链上22名人大代表以“参加学习研讨、形成调研成果、推动项目落地、化解涉企难题、助推民生实事、提出优秀建议”为重点,每月2名人大代表轮值主持代表之家工作,接待和服务链上20多家企业的员工和附近群众,助力全镇机器人产业持续向“新”提“质”。
像这样依托产业链建立的民营企业人大代表“家站点”,南通市目前已建立近100个,既方便企业员工和人民群众反映问题有地方可去、有专人倾听,也丰富了广大代表履职建言的源头活水,增强他们当好人大代表的民意基础,提高人大工作的民主成色,年均向五级人大提出涉民营经济工作的代表建议和审议意见1000余条,建议办成率也随着地方发展水平提高超过了70%。目前,南通市上下心齐气顺,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更强、活力更足、环境更优。
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南通这片江海交汇的热土,正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热潮。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激励广大南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敢于闯、大胆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姜永华表示:“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将严格对照法律规定要求,聚焦民营企业所思所想所盼,以更高水平的法治供给、更富成效的监督推动、更加积极的代表作用,持续为民营经济腾飞凝‘新’聚力。”(作者:王萍 戴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