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 以良法善治护航盐城高质量发展
盐城市获得地方立法权的十年,是从立法量的累加到质的提升的十年,是法治理念日益浸润人心的十年,也是地方立法积极有为助推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共累计制定地方性法规22部,教科文卫委参与制定4部,在全省率先出台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淮剧保护条例,“小快灵”立法助推全民阅读。《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杂志、全国人大官网、交汇点新闻、江苏人大发布等中央、省主流媒体报道相关立法经验。
立法质量是法治的生命线。这十年来,教科文卫委始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立法全过程,法规立项“问需于民”,法规起草审议“问计于民”,法规实施“问效于民”,进一步夯实良法善治的基石。
关键词:协同共进
凝聚立法合力 提速增效
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智慧。关口前移,深度协同。建立教科文卫委、法工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立法调研的机制,了解各职能部门在立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痛点,提前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协调,确保各方对立法目的、依据及关键条款从调研之初就形成共识。一审倒推,绘图挂表。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起草单位对接,将调研、起草、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司法局审查、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报送人大常委会审议等具体步骤、责任主体、完成时限逐一明确。会商过程中,我们还对未承担过立法工作任务的部门进行立法业务辅导,使之明晰立法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起草过程中,教科文卫委与市委宣传部门紧密协作,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广泛征求意见、草案论证修改、法规颁布实施等程序,这部“加速度”出台的法规,以“高质量”的立法供给,有力提升了服务我市书香文化建设的“贡献度”。创新机制,提速增效。
在参与的两部“小快灵”立法过程中,创新“四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双组长”领导机制提供了组织保障、“双主体”运作机制发挥了各自优势、“双向协作”工作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双条线”预审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立法符合党委要求和地方实际。
关键词:精准施策
聚焦实际问题 务实立法
立法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扎根基层土壤,精准回应社会关切,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做到务实管用。盐城是一座植根红色血脉的城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淀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2处、革命遗迹遗址248处,烈士命名镇村128个。对于这些宝贵的红色根脉,我们制定出台了《盐城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条例》以地方立法助推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利用工作,把传承与传播专门列为一个章节,既规定了社会力量参与的条款,又对推进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合理利用作了具体规定。
淮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我们制定出台了《盐城市淮剧保护条例》,明确淮剧的代表性剧目、唱腔音乐、传统表演艺术、剧本曲谱等;与淮剧相关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器具实物、场所设施等受《条例》保护。市、县(市、区)政府应设立淮剧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和保障淮剧保护工作。将淮剧惠民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加大政府购买力度。让法规的“牙齿”真正咬合在关键处,彰显了法律权威。
关键词:小快灵
回应社会关切 “小快灵”立法承载“大民生”
从“民心”上考量立法内容。对于群众有呼声的立法项目,我们发扬立即就办的精神,迅速启动、抓紧立项,既重效率、又出精品,真正立以人民为中心、有效管用之法。《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立法调研过程中,教科文卫委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书面征询意见表,27000多份有效问卷中,超过92%的人认为有必要安装AED、需要加强社会公众AED普及宣传,这一高比例的数据有力地支撑了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决定》只有短短11条、1600多字,却针对现实中“不能救、不会救、不敢救”的问题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截至目前,盐城已在公共场所配备近5000台AED,开展急救培训15万多人次,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又增加了一道“防护网”。
关键词:监督护航
保障法规实施 良法善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探索采用“执法检查+”模式,多种监督方式叠加运用,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汇聚各方力量,人大监督“利剑”作用有效彰显。去年,开展《盐城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对《条例》实施效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法治体检”,重点围绕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落实、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红色文化挖掘提升等情况开展督查,持续跟踪问效。新四军纪念馆、抗大五分校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得到改造提升,成为固本培元最神圣的“教室”、最厚重的“教材”。目前,盐城9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红色资源总量、重要资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则一域治。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务实求进、创新求索,努力以更高的立法质量、更优的法治效能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