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圩日“法治摊” 架起“民心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8月14日,恰逢松溪县郑墩镇传统圩日,熙熙攘攘的圩场上,一处特别的“摊位”吸引了众多赶圩群众的目光。郑墩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联合镇综合执法大队、水利站工作人员一起“开门摆摊”,将法治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



“阿伯,您家靠近河边,这本册子里讲清楚了哪些河边行为是不允许的,拿回去看看,也提醒下邻居们。”镇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林昌悦一边热情地向路过的老农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一边耐心解释。

“代表同志,我家门口那条小河沟,有时上游会漂下来些垃圾杂物,这种情况该向哪个部门反映?”面对村民王大姐的询问,镇人大代表、水利站技术员李光兰立即现场回应道:“您反映的情况可以向镇水利站反映,我们记下了,马上会安排人去现场查看核实,后续处理情况也会通过村里告知您。”得到代表的回复,王大姐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这样生动的场景,正是郑墩镇人大探索“团组联动”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该机制打破代表履职常规模式,由镇人大主席团牵头,根据活动主题和实际需要,灵活组织相关领域、层级的代表形成履职小组,积极联动政府职能部门力量,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圩场就是代表联系群众的‘天然场地’”,郑墩镇人大主席虞增华表示,“把代表履职活动嵌入‘赶圩’的传统场景,群众赶圩办事顺道就能找到代表反映问题、了解政策,同时也提高了代表履职的便捷度和覆盖面。”

近年来,郑墩镇人大主席团聚焦“代表履职提质增效”,制定《人大代表“赶圩履职”活动方案》,明确每月农历逢一、逢六圩日为“代表服务日”,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主题,轮流组织代表与职能部门“摆摊设点”,形成“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一场圩日的“法治摊”,摆出的是人大代表植根人民的履职情怀,联动的是基层治理的协同力量,更收获的是民心。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