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甘肃成县:“四联系”筑牢民意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2025年5月20日,成县人大常委会在店村镇折庄村人大代表联络点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对代表联络点的建设和作用发挥提出具体要求


近年来,陇南市成县人大常委会深入拓展“两联系”活动,以“四联系”机制为抓手,推动常委会班子成员联系乡镇人大、联系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让民意直通、民情直达、民生直办,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四联系”机制的深入实施,拉近了常委会、代表与群众的距离,让民意表达更畅通。代表建议数量同比增长40%,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90%以上,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代表参与调研、视察等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履职质量明显提升,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工作思路:构建“四联系”机制,架起民意“高速路”

如何让常委会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成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在原有“两联系”(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率先示范“四联系”机制,即:常委会班子成员联系乡镇人大、联系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履职网络,推动人大工作向基层延伸、向民生聚焦。

“过去,代表履职多是‘会议期间忙一阵,闭会期间难见面’。现在通过‘四联系’机制,我们与群众的互动更紧密,履职更有方向了。”成县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富小平深有感触地说。

为确保“四联系”机制落地见效,成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深入开展“两联系”工作的通知》,明确联系对象、方式、频次及问题反馈机制。在指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两联系”活动的同时,明确常委会班子成员每人定点联系1~4个乡镇人大、5~6名组成人员、4~7名基层代表,20户以上群众,并定期走访选民,形成“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工作机制。

“作为常委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开展‘四联系’不是简单的走访,而是要示范引领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工作沉下去、问题浮上来、办理实起来。”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雪洁说,通过常态化联系,确保群众呼声有人听、意见有人传、难题有人解。


2025年6月5日,成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小川镇同谷家裕调研时,针对农产品销售给出指导意见,协调解决销售渠道问题,并推动以此为抓手带动群众就业


发挥桥梁作用:代表履职“零距离”,民生实事“加速办”

在开展“四联系”工作中,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秀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发现宋坪乡史家坪村村民农产品销售不便、产品效益低,导致群众收入受影响。吴秀认真记录群众诉求,整理成详细的民意清单,理顺思路,采用“党支部引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办、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动员片区农户以180余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并与专业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订单农业”保障农户收益。

吴秀在小川镇同谷家裕调研时发现,企业收购原材料费时费力,群众销售农产品渠道窄。针对这一发展难题,吴秀立足地域实际,认真谋划、科学部署,引导成立“产业共兴”党建联盟。联盟以农业企业为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乡镇企业、单位、合作社等加盟,通过定期组织活动、发布信息、签订收购协议等,形成聚合优势。一旦企业有新产品、对原材料有需求时,通过党建联盟发布求购信息,经过加工、重新组织,将双方信息及时高效送达,既解决了产品配送、流通不畅问题,又有效缩短了时间、控制了物流成本。目前,全县共成立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建联盟6家,实现了基层经济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多亏了人大代表的好建议,我的撂荒地居然能开花了!”抛沙镇东罗村村民闫娟看着满山茁壮成长的野菊花,喜笑颜开说道。

陇南市、成县两级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东罗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会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借助“1234民事直说”平台,采用“党支部引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办、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动员北山片区农户以20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复耕,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并与成县瑞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订单农业”保障农户收益。在朱会平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将一片片撂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野菊花种植基地。

这些仅是“四联系”机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成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四联系”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0余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50余件,涵盖交通、教育、医疗、水利等多个领域。


2025年7月8日,成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陈院镇开展“两联系”工作,与联系代表就核桃产业发展及群众增收问题探讨交流


优化制度保障:闭环管理“抓长效”,有序运行“见真章”

成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联系乡镇指导开展人大工作和“四联系”活动,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利用召开常委会会议、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代表培训等活动,主动与联系代表座谈交流、征求意见,解决代表履职中遇到的困难。抛沙镇人大主席李鸿磊说:“以前乡镇人大工作缺乏抓手,现在常委会领导直接指导,我们履职更有底气了。”

今年以来,在联系乡镇人大、强化工作指导中,常委会班子成员定期下沉乡镇40余次,参加人大会议、解决困难、调研指导工作开展,帮助解决基层人大履职难题。

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虎林在走访店村镇代表时,发现代表活动阵地不足的现状,及时争取资金,并指导店村镇人大在折庄村建起人大代表联络点,让王伟娜等8名辖区人大代表有了履职阵地,方便与群众联系。店村镇人大主席魏伟表示,创建人大代表联络点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我们要以此为依托,在全镇推广“联络点+”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等方式,真正架起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实现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联系组成人员、提升审议质量时,通过定期座谈、专题调研等方式,常委会班子与组成人员深入交流220余人次,确保审议意见更精准、监督更有力。今年的常委会审议议题中,组成人员提出的9件意见建议通过《代表建言》反馈县政府,均被采纳并落实。

在联系代表、激发履职活力方面,成县人大常委会以建立代表履职档案为契机,组织并督促代表开展“代表见面日”活动,引导代表进社区、进企业、进田间,让代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镡仲峰说:“现在常委会经常组织我们走访调研,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了。”

在联系选民、畅通民意渠道上,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旭光指导代工委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点等平台,号召人大代表深度融入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从机制上融合、说事上引领、议事上参与、办事上监督、效果上评议等关键点入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城关镇南街社区选民李建英感慨:“以前觉得人大代表离我们很远,现在随时能见面,问题解决也快了。”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郭旭光说,我们将通过定期通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确保联系工作不走过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