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心写好“民生答卷”——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载着民主。安徽省蚌埠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扎实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积极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高地。如今,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已经成为蚌埠市、县、乡三级人大每年的“规定动作”。蚌埠人大频频出招,以生动实践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巨大活力。


民主票决“最广泛”

“过去,俺们进出村子就一条路,去镇里、县里都要绕行,逢年过节堵车严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蚌埠市怀远县白莲坡镇茆塘村村民徐先生说,自从新建并打通了上堤路,大家出行方便多了。

“我们多次向上级反映,但由于这里不属于‘四好农村路’建设范围,镇里财政也不宽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时任白莲坡镇人大代表、茆塘村村委会主任的徐奎忧心忡忡。老问题怎么解决?2018年,白莲坡镇被列入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乡镇,有了新制度,这让徐奎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当得知镇里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后,我又多次走访村民,把群众呼声最高、需求最迫切的事收集起来,最后提出了修建并打通上堤路这个民生实事项目。”徐奎说,最终该项目成为白莲坡镇首批人大代表差额票决出的5件民生实事之一,困扰茆塘人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也让更多群众发现了这条解决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新路径。

“从一个试点的破冰之举到逐步推广,大大激活了乡镇人大沉睡已久的重大事项决定权。特别是项目征集环节,群众和代表共同参与提出,由代表投票决定,让人大代表无论在大会期间还是闭会期间都能够有事可做,代表履行职责得到充分保障。”蚌埠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叶斌介绍说。

民声汇聚民意,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实事办哪些、怎么定?人大代表票决说了算。通过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的产生从“部门提”转变为“大家提”,不再由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通过更为民主的方式,让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初定、票决到落地“开花结果”更接地气、更顺民心,真正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


全程督办“最真实”

“以前电动车没有专门停放的地点,充电也是大家‘各显神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在有了集中停放点,电动车充电方便多了,也更安全。”谈起刚建好的非机动车停车棚,家住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果园社区的陈女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该状况的改变得益于2023年淮上区人代会票决通过实施的“安置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停车位)修建项目”。

“票决通过了,不等于办好了,更不是完事了。”蚌埠市人大代表平凡说,作为代表,既要跟踪督促,又要善于出谋划策,真正助推实事办好。为此,代表们在各环节“贴身”跟进:项目前期,与群众一起多次实地踏勘、选址,提出最佳实施方案;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定时与项目负责部门到现场查进度、疏堵点、出主意;项目完工后,重点检查充电设备的安全状况、运行情况等,通过与居民话家常了解其使用感受。这种“全链条、全环节、全覆盖”的监督模式,让人大代表的履职角色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履职方式也由“虚”转“实”。

“代表票决制使党委、人大、政府的角色定位更明确,职责边界和事权划分更清晰,有利于解决基层治理主体‘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蚌埠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任兰分析说,这种群众“提”、政府“办”、全程“督”的模式,让民生实事更有力度、百姓幸福更有温度。

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让“实事”真“实施”。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更多的是一件件体现民心、普惠民生的“关键小事”。从公交一体化、城乡幼儿园建设、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到微型消防站建设、住宅小区公共晾衣架安装等,这些都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将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效益,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试验田”变成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样板间”。


制度问效“最管用”

“燕南苑口袋公园建设项目进展如何?能否按照序时进度完成?”不久前召开的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人代会上,镇人大代表就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像这样的“期中考”,秦集镇人大每年都会组织一次。会上,代表们还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测评,3个项目评议结果均为满意。“不光是‘期中考’,下半年镇人大还将组织人大代表进行专门的调研视察、督查检查,将项目完成情况纳入政府部门考核内容,督促政府更好地落实民生实事项目。”秦集镇人大主席朱家梅介绍。

项目落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蚌埠市人大常委会一边摸索推进,一边总结提炼,形成了一套“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办、代表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年初问选题、年中问进度、年底问效果”。各县区也主动变革求新,为每件民生实事项目“量体裁衣”,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一招鲜”。比如,淮上区人大创新“四单”模式,即群众参与“点单”、代表票决“定单”、政府认真“埋单”、人大全程“验单”,精准呼应百姓需求;固镇县民生实事项目采取“1×8”监督模式,对每一件民生实事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蚌山区人大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一季一监督、半年一报告、一年一测评”,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监督;龙子湖区人大从民生实事项目的最初审定到施工方案选择,再到建设效果跟踪,全过程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让群众更加深刻体会到如何当家作主。如今,在蚌埠,随着各项机制的不断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真正成为让群众竖起大拇指的好办法,成为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好途径。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生根”,回应着一项项“民心所盼”,化作一份份暖心的“民生清单”,关乎着百姓切身利益。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推动民生实事从“一纸清单”照进现实,绘就出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作者:武珂珂)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