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 | 专题问政会检验代表建议办理“含金量”
“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只做‘面子’,水、电、气管网这些‘里子’工程才是群众最关心的。未来是否会将隐蔽工程纳入改造计划,如何提升改造标准?”近日,綦江区人大常委会“年中会议”聚焦政府办理代表建议的实际成效,开展了一场时长 4 小时的专题问政。会上,区人大代表刘颖就老旧小区改造类建议办理发问。
部门主要领导在回答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
綦江区住建委主任杜万勇当场回应:“基础类改造已系统纳入各项目,比如双龙二期改造了300米污水管网,后山坡片区还将更新千米消防管网。”
“改造后的小区最怕‘一年新、两年旧、三年坏’,这么好的设施,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该怎么保障?”区人大代表刘世群紧接着发问。
杜万勇再次作答:“我们正逐步建立‘属地、属事、属人’的后期管理维护机制,在各项目完成改造后,凡涉及到水、电、气、通信、消防等专业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责任从项目方转移至各专业单位。
专题问政会邀请了群众旁听
4个小时的问政会,代表们主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老旧小区改造、青少年心理健康等6类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现场发问,9名区级部门“一把手”先后走到台前,全程脱稿应答。对于代表提出的问题,能落实的当场给出时间表、路线图;暂时无法推进的,也详细解释了原因。会议还邀请了媒体全程录像、公民代表现场旁听,并当场公布满意度测评结果,让问政过程更透明、监督更有力。
“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短板。”綦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鹏程直言,当前代表建议办理还存在四大问题:答复内容质量不高、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举一反三仍有差距、建议内容不够精准。下一步,将探索建立代表建议“五办”模式——主任会议重点督办、政府领导领办、政府各部门承办、政府督考部门催办、人大常委会各工委促办,形成齐抓共管的建议办理工作新局面。(文字:记者 程俊豪 图片:綦江区人大常委会)